内容简介
在长达几千年的中国古代社会,每一朝代的法律都具备各自的时代特征。正是由这些个性化的法律特征决定了某一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走向。只有深入探究中国古代法律的个性化差异,从动态的视角对中国古代法律进行全面审视,才能揭示出古代法制发展演变的轨迹。
汉唐两代是中国古代的盛世,两汉时期的法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在汉代,司法机关受理告诉案件时实行“满三日复问”的程序,其目的是防止诬告,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西汉时期国家财政与帝室财政有公私之分,汉代法律允许子孙别籍异财,使汉代成为中国古代对私权保护十分充分的时代。唐代法律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唐初统治者提出了“天下之法”的概念,唐代前期实行宰相集体议政制度,有效限制了君主滥用权力的现象,唐朝得以成为古代对君权限制最严格的时代;在司法制度层面,立案、勘验、审理、判决和执行等环节,都由勾检官对法律文书进行核验,勾检程序的设置,提高了唐代司法官员的责任心,有利于维护审判的公正。
有鉴于此,本书以传世文献为基础,结合近年来新发现的秦汉竹简和敦煌吐鲁番文书等资料,对汉唐时期具有个性化特征的法律制度进行发掘和考证,从而为当前中国的法治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经验。
目录
目录
第一章从汉代“满三日复问”到唐代“三审”制的演变
一、新出土的秦汉简牍有关“三环”的记述
二、秦汉法律简牍中的“三环”含义辨析
三、汉代“满三日复问”是唐代“三审”制渊源考
第二章汉代私有财产权的历史演变及法律保护
一、对两汉时期私有财产权观念的历史考察
二、汉代私有财产制度的历史演变
三、汉代子孙“别籍异财”的合法化
四、从出土文献看汉代私有财产权变动的契约化
五、两汉时期私有财产权的法律保护
第三章《唐律疏议》的释法性解释和造法性阐释
一、唐初法制变革引发对唐律的全面解释
二、《唐律疏议》法律解释形式的创新
三、《唐律疏议》的释法性解释方法
四、《唐律疏议》的造法性解释方法
五、《唐律疏议》的解释规则及法理价值
第四章唐式对日本古代法典《延喜式》的影响
一、唐式东传及与日本《延喜式》的篇目比较
二、唐式和日本式的性质比较
三、唐式对日本古代法典《延喜式》的影响
四、唐式对日本《养老律》和《养老令》的影响
第五章唐代“天下之法”与限制君权的法律范式
一、唐代“民本”观念与限制君权的法理基础
二、唐代“天下之法”的观念及限制君权的制度构造
三、从正当程序的视角看唐代制约君权的法律范式
第六章唐代诉讼审判中的勾检程序新探
一、唐代中央和地方司法审判系统中勾检官的设置
二、从敦煌吐鲁番出土判文看唐代诉讼审判中的勾检程序
三、勾检程序在唐代诉讼审判中的价值
第七章唐代司法自由裁量权的法律规制及其价值
一、司法自由裁量权在中国古代诉讼审判中的价值
二、唐代司法自由裁量权的类型模式及适用原则
三、唐代司法自由裁量权的法律规制
四、从判例判文看唐代司法自由裁量权的实践价值
第八章从敦煌吐鲁番出土判文看唐代司法审判的效率
一、敦煌吐鲁番出土唐代判例判文及其类型分析
二、对唐代司法官员法律思维和职业技能的考查
三、从敦煌吐鲁番文书看唐代司法审判的效率
四、从敦煌吐鲁番判文看唐代司法审判的质量
第九章从敦煌西域出土的法律文书看吐蕃时期的诉讼制度
一、从敦煌西域出土的法律文书看吐蕃时期的司法体制
二、从敦煌西域出土的法律文书看吐蕃时期的民事诉讼
三、从敦煌西域出土的法律文书看吐蕃时期的刑事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