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工程管理中的社会性研究》是一本详细探讨工程伦理的书籍,旨在引导工程师和相关从业人员在其职业实践中更加负责任地行事。《工程管理中的社会性研究》涵盖了工程伦理理论,工程实践中的风险伦理、环境伦理、价值伦理,工程师职业伦理,信息与网络安全伦理,核工程伦理,太空开发工程伦理,以及全球化工程中的伦理等内容,强调了工程实践中面临的伦理挑战,并提供了指导原则和实用建议。
目录
目录
序言
第1章 工程伦理概述 1
1.1 工程伦理的产生与发展 1
1.2 工程伦理的研究对象 11
1.3 工程伦理的内涵与特点 20
1.4 工程伦理的应用领域 33
参考文献 40
第2章 工程实践中的风险伦理 42
2.1 工程风险的来源与防范 42
2.2 工程风险伦理评估 54
2.3 工程风险伦理责任 62
参考文献 72
第3章 工程实践中的环境伦理 73
3.1 环境伦理的历史沿革 73
3.2 工程中的环境伦理 83
3.3 工程师的环境伦理 85
参考文献 88
第4章 工程实践中的价值伦理 90
4.1 工程价值概述 90
4.2 工程价值的伦理问题 97
4.3 工程价值伦理的原则 101
参考文献 104
第5章 工程师职业伦理 105
5.1 基本概念 105
5.2 工程师职业伦理发展及现存问题 108
5.3 工程师职业伦理实践困境的对策 115
参考文献 119
第6章 信息与网络安全伦理 120
6.1 信息与网络安全对社会的影响 120
iv 工程管理中的社会性研究
6.2 网络安全问题 126
6.3 科技人员的伦理责任 139
参考文献 145
第7章 核工程伦理 146
7.1 核工程伦理概述 146
7.2 核工程伦理问题 150
7.3 核工程发展的伦理原则 155
7.4 核工程伦理的实现 159
参考文献 162
第8章 太空开发工程伦理 164
8.1 太空开发的历程、现状与趋势 164
8.2 复杂航天装备开发中的伦理问题 173
8.3 太空垃圾全球治理中的伦理问题 182
8.4 太空开发伦理治理 193
参考文献 199
第9章 全球化工程中的伦理 202
9.1 全球化工程 202
9.2 全球化工程中的文化差异与国际化进程 209
9.3 全球化工程中的伦理问题 212
9.4 全球化工程中的伦理原则 215
参考文献 218
试读
第1章工程伦理概述
1.1工程伦理的产生与发展
工程活动是人类社会一项*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其中涉及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复杂互动。自20世纪中叶起,随着科技迅猛发展,我国正在进行着规模巨大的工程建设。工程实践活动一方面满足了人们对物质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引发大量的伪劣工程、工程事故、工程与社会和文化不和谐现象,促使学术界将目光投放在工程伦理的研究上。同时,国外工程伦理的成熟经验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工程伦理的相关研究,关于工程伦理的探讨己经成为工程界和哲学界广泛关注的话题。工程伦理作为一门学科,虽然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但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至古代社会。了解工程伦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有助于理解工程伦理的内涵、工程伦理问题的特点及工程伦理的应用。
1.1.1工程伦理的历史演进
1.工程伦理的发展历史
工程伦理的发展历经三个阶段,如图1-1所示。
图1-1工程伦理发展的三个阶段
1)前工程伦理时期
1900年以前,没有工程伦理的研究与应用,*早的工程师是建造和操作攻城器械等战争设备(防御工事)的人,他们*主要的责任是服从命令。在中国古代,工程师叫“百工”在当时只是一种职业而己,比如工匠、木匠、石匠、铁匠等,他们主要负责具体实施建城郭、建都邑、立社稷宗庙、造宫室车服器械等任务,主要从事金、石、竹、漆、土、木和纺织等行业。早在西周时期的《尚书?康诰》中就记载有“百工”一词,指从事各种手工业的工奴。“工程师”一词在西方出现于中世纪晚期,用来称呼诸如攻城锤、石弩和其他军械的制造者和操作者。也就是说,*早被称为工程师的人是军人或工兵。**批工程教育机构由政府创建,为军事服务,比如1818年,英国土木工程师协会(Institution of Civil Engineers,ICE)创立,这是**个官方承认的职业工程师组织,在差不多的时期,美国、法国、德国等纷纷成立类似组织,这标志着工程师职业正式出现。
2)工程伦理孕育期
20世纪初至70年代,工程需求增加,工程师地位提高,工程伦理问题也开始凸显,工程师和行业协会数量猛增,工程伦理章程逐步完善和统一。如美国工业工程师学会(America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Engineers,AIIE)在1918年重新定义“工程”概念时,将伦理观念的实践看作是一个工程师在解决问题时必须考虑的因素。从1922年始,加拿大七所工程学院萌生把戒指设计成被扭*的钢条形状,象征魁北克大桥坍塌的残骸,用以提醒毕业生要汲取桥梁坍塌事故上血的教训,这就是闻名工程界的“工程师之戒”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学者唐?帕克收集计算机专业人员利用高科技犯罪和从事不道德行为的案例,为国际计算机学会(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ACM)起草计算机工程师职业伦理规范。美国的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也把工程伦理写入其章程中。
3)工程伦理的建制化时期
20世纪70年代至今,工程伦理的研究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而且工程伦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走进高校,并实现建制化。例如,20世纪70年代,美国将工程伦理学作为一门*立的课程纳入美国高等院校教育体系,麻省理工学院、伦斯勒理工学院等工程院校,将工程伦理学设为必修课和选修课。80年代,美国工程和技术鉴定委员会的EC2000工程标准将工程伦理纳入工程院校教育活动的评价标准。对于工程师自身而言,须通过由美国工程和技术鉴定委员会认证的工科院校的课程并获得学位后,才有资格获得工程师注册资格。到了90年代,美国位列前十的工程院校以不同的方式将工程伦理教育融入本科教育体系中。日本模仿美国模式建立日本工程教育认证委员会(Japan AccreditationBoard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JABEE),来探索研究工程伦理与本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方式,进而形成与本国国情相符的工程伦理规范。进入21世纪,工程伦理教育实践得到了积极的探索,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并积攒了成熟的教育实践经验。
2.工程师协会和章程的发展与完善
工程师协会作为一种由科学技术工作者和有关单位自愿组成的跨行业、跨部门的学术性、非营利性的团体组织,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关键时期,承载着实现中国梦的使命担当,需根据国家战略和行业发展需要,汇集专家智慧,采用创新理念,推动我国向现代化、产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我国工程师协会发展,完善工程师协会章程,需了解工程师协会和有关章程的发展历程。*早的工程师协会是由工程师约翰?斯米顿(设计斯米顿塔)于1771年在英国创立的非正式的土木工程师协会,后更名斯米顿协会。随后,在1818年,英国土木工程师协会创立,这是世界上**个官方承认的职业工程师组织。1852年,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ASCE)成立。此后,法国、德国等纷纷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