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当两个成年人结婚时,他们的经济和家庭生活得到改善,不仅为已婚成年人本身,也为他们的孩子带来了一系列好处。如今,这些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显著,且分布更加不均衡。
婚姻制度的衰落如何导致一系列经济困境?
在本书中,玛丽莎·S.科尔尼基于十多年的经济研究(包括她自己的原创工作)表明:一个有两位已婚父母的家庭——稳定处于社会经济阶层的较高端——就像一辆经济交通工具,使自己的孩子比其他孩子更具优势。婚姻和阶层的这些趋势,对不平等和社会流动性产生的复合影响将变得越来越严峻。
对许多人来说,双亲家庭可能是一种老派生活方式的典型象征。但本书明确指出,尽管婚姻面临诸多挑战和缺陷,但它可能是我们走向更公平未来的最佳途径。通过直面家庭结构在塑造孩子生活和未来方面所起的关键作用,科尔尼对婚姻的衰落对一个经济体和一个社会的意义进行了批判性评估,点明了我们必须做些什么来改变方向。
目录
第一章 房间里的大象
第二章 只有母亲的家庭
第三章 二大于一
第四章 适合(或不适合)结婚的男人
第五章 鞠育之苦
第六章 父与子
第七章 生育率下降
第八章 家庭很重要
致谢
尾注
参考文献
试读
几年前,我参加了一个为期两天的小型会议。这个会议把学者和政策制定者们聚集在一起,探讨收入不平等、经济流动性及国家面临的其他相关问题。和许多其他行业的专家一样,学院派的经济学家需要参加很多这样的会议:前往一个城市,听一整天的报告并参加小组讨论(通常是坐在没有窗户的房间里),和与会者共进晚餐,第二天早起再参加一整天的研讨会,讨论某个特定的主题。与会者会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讨论各种观点和证据,为后续的研究制订计划。在最好的情况下,大家还会用有经济数据支持的现实证据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信息。会后,我们这些人回到家中,思考在会上看过的新成果、进行过的对话,做进一步的工作,跟进在会上有过交谈的人,然后再重复这个过程。
在那场会议上,我们探讨了美国的就业率下降和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还探讨了美国贫富阶层之间日益扩大的经济差距如何导致美国人更难向上流动。所谓向上流动,即在经济上比父母一辈过得更好,实现我们通常说的“美国梦”。在整个会议中,大家的讨论大多集中在经济学家非常关注的话题上。我们谈到了有无四年制大学学历的劳动者之间的工资差距、技术竞争和进口竞争如何使某些工人群体处于不利地位,还谈到了工会代表人数的下降和首席执行官薪酬的上升、改进教育机构的必要性,甚至谈到了加强社会保障安全网和改革税法的途径。
在会议后程的一个研讨会上,我提出了已经思考了一段时间的问题:“我们该如何看待家庭和成长环境对这些社会问题的影响?如果我们谈论的是人们在学校和劳动力市场上的表现,那他们在什么样的家庭中长大难道不是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吗?”
会场上一片寂静。过了一会儿,我继续发言,列举了一系列关于婚姻和家庭结构中所存在的阶层差距的统计数据和事实,提出这些阶层差距也许应该成为我们关于不平等和流动性讨论中的一部分。接着,我指出接受过大学教育的成年人更有可能结婚,并在双亲家庭环境中抚养子女。他们的家庭资源(包括金钱,也包括养育子女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与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家庭相比存在非常明显的优势,后者显然缺少这类“奢侈”资源。有数据表明,这些家庭间的资源差异导致了他们的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出现巨大的经济差异。“难道我们不需要面对这些事实吗?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些问题?对此,政策制定者应该做些什么?”
这并不是我第一次向学界同行们提出家庭结构的问题,只不过这次研讨会的参与人数众多,不限于通常研究贫困、儿童和家庭的学者们。对于我提出的问题,大家的反应和我预料的一致。和之前一样,我提出这些问题后,等来的回应仍然是沉默。人们在座位上不安地移动着身体,他们的面部表情也表露出对这些问题持保留意见的态度。会场上的只言片语和人们消极的坐姿,让我看到大家似乎已经达成明显的共识——家庭和婚姻是私人问题,多多少少超出了当下的讨论范畴。我的同事们也承认,越来越多的美国儿童生活在单亲家庭中,这种情况在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家庭中更为普遍;而且,出于诸多原因,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往往比双亲家庭中的孩子表现更差。尽管如此,他们的态度也暗示,大家是真的不知道该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根据我的经验,在这种以学术探讨和政策制定为目标的会议上,人们更愿意谈论改善学校教育、增加大学人学机会和提高劳动所得税抵免的必要性,而不是谈论家庭结构和如何抚养孩子。请不要误解我的意思,这些问题当然也很重要,我也经常谈论它们。但我在这里想表达的意思很简单——尽管大家都避免谈论家庭问题,但这么做是有害而无益的。
那天的研讨会结束后,在酒店的大堂里,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迎上我,问了我一连串尖锐的问题,都是关于家庭结构在塑造孩子一生成就方面的作用。他问我:“如果孩子们得到了照顾,父母结不结婚又有什么关系呢?真的有证据表明父母的婚姻对孩子在社会上的表现有影响吗?”于是,我又阐述了一些自己从大量数据和现有研究中了解到的情况,这些情况似乎都表明,与已婚父母一起生活长大的孩子具有明显的社会和经济优势。这主要是因为,已婚父母往往意味着双亲家庭,而双亲家庭又往往意味着孩子能从中获得比单亲家庭更多的资源。那位经济学家继续向我提出了更多、更具体的问题。几分钟后,他越发犀利地问道:“如果父母离婚了,但父亲给予了大量的经济支持,那么他们的孩子是否仍然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 P2-5
前言/序言
世上的家庭千差万别, 形态各异。人们以各种不同 的方式组建家庭,更以五花 八门的方式经营家庭。每个 家庭是如此不同,它们有自 己的个性、怪癖、习惯和传 统,正是这些造就了它们的 独特之处。家庭问题显得格 外私密,部分原因在于,说 到底,任何一个家庭该怎么 经营不关外人的事(前提是 没有人在家庭中受到伤害) 。 然而,不同的家庭结构 如何能给孩子带来不同的好 处,以及给社会做出不同的 贡献——那就是另一个问题 了。例如,我们有理由认为 ,双亲家庭比单亲家庭更能 为孩子提供经济方面和非经 济方面的资源支持。我这么 说并不是要评判、指责或贬 低单亲家庭,在此我只是想 指出两点:第一,抚养孩子 需要付出大量劳动和资源; 第二,家庭中双亲俱全,通 常意味着能有更多的资源被 投入来维持家庭运转。 美国单亲家庭的数量正 在急剧增加。这反映出这个 国家抚养儿童的方式发生了 深刻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对 儿童、对社会都会产生影响 。尽管讨论这些变化及其影 响可能会让人感到不适,但 不去直面并审视这个问题, 哪怕趋势发展向好,最终的 结果也会适得其反。 我在过去的近四分之一 个世纪里一直致力于研究美 国的贫困、不平等和家庭结 构问题。作为一名有麻省理 工学院(MIT)教育背景的 经济学家,我在研究中一方 面秉持客观理性的研究方法 ,另一方面和研究对象保持 着情感上的联结。基于手头 的大量证据,我可以非常自 信地说——结婚率下降及由 此引发的单亲家庭子女比例 的上升,导致了美国家庭在 经济上缺乏保障,不同背景 的孩子在机会和成就上的差 距扩大,并在今天引发了经 济和社会层面上的各种挑战 。我们无法忽略这些问题, 但恐怕也难以逆转局势。 近年来,每当我和其他 学者谈论撰写这本书的计划 时,我收到最多的回应是: “我基本上同意你对这些问 题的看法。但你确定要和公 众谈论这些吗?”对此,我 思考了很久。我的回答是, 我不想,但我必须这么做。 说不想,是因为把这些问题 放在学术会议上讨论要轻松 自在得多。在那样的环境里 ,大家都面对同样的数据和 证据,可以理性地、(在大 多数情况下)冷静地谈论数 据和证据背后的含义。说必 须,是因为即使学者们了解 这些趋势,并能积极探讨各 种政策以及政府的应对措施 ,但社会变革并不会发生在 学术期刊的页面上或学术会 议的桌子旁。只有当公众参 与这些问题的研究,并且政 策制定者手握事实和证据时 ,社会变革才会发生。我已 经花了足够多的时间在学术 环境中研究和探讨这些问题 .是时候让更多的人听到这 些结论了。 我首先是一位母亲,其 次才是一位经济学家。我非 常关心孩子,关心所有孩子 的福祉。我关心人们要拥有 何种机会才能过上更好的生 活,在社会中茁壮成长。同 时,我也一直在思考,经济 结构是如何丰富或妨碍人们 的生活的。此外,我对美国 日益加剧的不平等和放缓的 社会流动深感忧虑。我的研 究让我确信,结婚率下降, 以及在单亲家庭长大的子女 比例上升,既是导致美国当 前经济和社会问题的原因, 也是经济和社会问题带来的 结果。在这本书中,我将详 细描述和论证这些问题的本 质。它们涉及的范围很广, 而且极具挑战性。 我的祖母是一位意大利 移民,她在1921年来到美 国,只接受过小学教育;我 的母亲没有机会像我一样接 受教育,拥有自己的事业; 我的三个孩子非常幸运地拥 有众多资源优势,包括有机 会在安全的社区就读优秀的 学校。从中,我看到了经济 和运气的作用,看到父母的 梦想和恐惧如何影响孩子们 的成长。我看到孩子们的希 望,看到各种他们无法控制 的外力如何一步步塑造他们 的人生。我一方面借由自己 的生活来观察周围的世界, 另一方面也从数据和严谨的 研究中寻找答案。通过这两 种途径,我可以了解当今社 会的普遍现象,探寻这些现 象背后的原因,并研究采取 何种行动能改善人们的生活 。 我完全能预料到,有些 人可能仅仅读了标题就觉得 自己了解了书中的内容,并 形成了鲜明的个人观点。但 在这本书中,并不存在什么 容易反驳的“稻草人”*式的 强词夺理。我不会责怪单亲 母亲,不会粉饰美国种族主 义的有害影响,更不会提倡 每个人都应该结婚。我不会 低估父亲缺席对孩子的影响 ,不会忽视这些人不想成为 好父亲的事实,也不会宣扬 什么全职太太和养家丈夫的 标准。我要做的就是用数据 和严谨的研究来证明,双亲 环境通常比单亲环境更能为 孩子带来资源优势,进一步 而言,双亲家庭正日益成为 一种特权,被掌握在社会资 源更丰富的群体手中。这一 观点也让我不禁要问,为什 么现在还有这么多美国父母 在婚姻之外抚养孩子?结婚 率下降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受过大学教育的成年 人的结婚率比其他人高很多 ?单亲家庭和双亲家庭是如 何影响孩子的教育和经济成 就的?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影 响? 在这本书中,我并不是 作为一个带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