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覆盖劳动法的各个方面。内容从劳动法的概念、基本原则、适用范围,到劳动法律关系、劳动就业法、劳动合同法、集体合同法、基本劳动标准法等核心领域,均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讲解。同时,本书还重点探讨了劳动监察法、劳动争议处理法、社会保险法概论及其细分领域,如养老保险法、医疗保险法、生育保险法、工伤保险法和失业保险法等。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准确、全面的劳动法知识体系,是法学研究和法律实务操作的必备参考。
目录
第一章 劳动法基础理论 001
第一节节 劳动法概述 002
第二节节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016
第三节节 劳动法的适用范围 024
第四节节 劳动法的性质与地位 027
第五节节 劳动法的渊源 034
第六节节 劳动法的学习研究方法 041
第二章 劳动法律关系 049
第一节节 劳动法律关系总论 050
第二节节 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 059
第三节节 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 073
第三章 劳动就业法 079
第一节节 劳动就业法概述 080
第二节节 劳动就业的基本原则 081
第三节节 就业服务和管理法 087
第四章 劳动合同法 099
第一节节 劳动合同法概述 100
第二节节 劳动合同的种类 104
第三节节 劳动合同的形式 108
第四节节 劳动合同的内容 114
第五节节 劳动合同的订立和效力 135
第六节节 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145
第七节节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151
第八节节 劳务派遣 179
第九节节 非全日制用工 194
第五章 集体合同法 197
第一节节 集体合同概述 198
第二节节 集体协商 204
第三节节 集体合同的运行 207
第六章 基本劳动标准法 215
第一节节 基本劳动标准法概述 216
第二节节 工资制度 217
第三节节 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制度 229
第四节节 劳动保护法律制度 242
第七章 劳动监察法 261
第一节节 劳动监察概述 262
第二节节 劳动监察制度的基本内容 266
第八章 劳动争议处理法 275
第一节节 劳动争议处理概述 276
第二节节 劳动争议协商与调解 283
第三节节 劳动争议仲裁 288
第四节节 劳动争议诉讼 298
第九章 社会保险法概论 305
第一节节 社会保险概述 306
第二节节 社会保险法概述 308
第三节节 我国社会保险法的历史发展 313
第四节节 社会保险基金 317
第五节节 社会保险经办 319
第十章 养老保险法 327
第一节节 养老保险法概述 328
第二节节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331
第三节节 企业年金制度 346
第四节节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 350
第十一章 医疗保险法 357
第一节节 医疗保险法概述 358
第二节节 我国医疗保险法制的发展历史 359
第三节节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361
第十二章 生育保险法 375
第一节节 生育保险法概述 376
第二节节 生育保险待遇给付 378
第三节节 生育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 381
第十三章 工伤保险法 385
第一节节 工伤保险法概述 386
第二节节 工伤认定 391
第三节节 劳动能力鉴定 405
第四节节 工伤保险待遇 407
第五节节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职业伤害保障 418
第十四章 失业保险法 425
第一节节 失业保险法概述 426
第二节节 失业保险基金的筹集 428
第三节节 失业保险待遇的给付 431
试读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和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社会法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立法宗旨。学习研究劳动法,不仅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需要,也是保障人力资源管理合法合规的需要,更是运用法律手段维系劳动关系和谐的需要。劳动法的基本理论是劳动法学习和研究的起点,本章主要学习劳动法的概念、基本原则、适用范围、性质与地位、渊源以及学习研究劳动法的方法等基本理论。
第一节节 劳动法概述
在讲劳动法的概念之前,请先看一个案例。
案情简介
江西来沪务工的周某于 2002 年 7 月 28 日花了 45 元中介费,通过某劳务介绍所介绍来到居民丁先生家当保姆。2003 年 12 月 24 日晚上 6 点多,周某
在为丁先生家擦窗时从 4 楼坠落,造成腹腔大出血,脾脏破裂,腰椎粉碎性骨折,生命垂危。丁先生及时将周某送到医院急救,并支付了近 3 万元医疗费用。之后,家境并不是很富裕的丁先生表示无力再支付更多的费用,这让一贫如洗的周某几近绝望。以上是案件的基本情况。请思考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周某受到的伤害是一种什么性质的伤害?是工伤,还是人身意外伤害?第二,如果周某入职某家政公司,其就劳动关系的认定与家政公司发生争议,能否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关于第一个问题:周某所受到的伤害不能认定为工伤,但是理由并不是周
某与丁先生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在某些情况下,即使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受到的伤害也可以认定为工伤。工伤是职业伤害,即在工作场
所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伤害。在我国的劳动法律中,工伤的认定必须以劳动关系为前提。如果周某与丁先生之间存在劳动关系,那工伤的认定就有了前提条件。本案中周某与丁先生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因为劳动关系存在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其中接受劳动给付的一方即“用人单位”是非自然人的组织,而不是个人。而丁先生是自然人,不具备成为用人单位的资格。因此,周某与丁先生是不能够形成劳动关系的,周某的工伤认定也就没有了前提。关于第二个问题:周某如果与丁先生发生的纠纷是民事纠纷,当不愿协商或协商不成,又不愿调解时,其有权利寻求国家的救济和保护,当事人可以直接通过向法院起诉的方式解决纠纷。但是,在上述案例中,假定周某入职了家政公司,其就劳动关系的认定与家政公司发生了争议,这种争议是劳动争议。劳动争议解决机制具有特殊性。在我国的劳动争议处理中,当劳动者寻求国家公权力救济的时候,必须先走劳动仲裁(即劳动人事仲裁)程序,否则法院不予受理。只有走完劳动仲裁程序,当事人不服,按照法律规定能够诉诸审判程序的,才能向法院起诉。这是劳动争议纠纷解决机制的特殊性。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劳动法是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法律,劳动法学是充满魅力和挑战的一门法学课程,值得我们花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研究。
一、劳动法的概念
什么是劳动法?劳动法有狭义和广义两种解释。狭义的劳动法,简言之,是以劳动法命名的法律文件,即 1994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广义的劳动法,是指所有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们所学习研究的劳动法是广义的劳动法,包括《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和《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通常,劳动法是作为法律部门被定义的。一个国家的法律有很多,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其进行分类,就产生了若干个法律部门。法律部门划分的标准主要是法律的调整对象即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种类。例如:我们把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叫作民法,把调整行政关系的法律叫作行政法,把规定什么是犯罪以及犯罪应该受到什么样惩治的法律叫作刑法。劳动法的界定也是如此,我们将调整劳动关系和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叫作劳动法。这样,劳动法的定义就很清晰,即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