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法院2025年度案例系列》(全23册)的一个分册,刑事案例四。内容包含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本书有以下特色:一是选编案例来源广泛、时效性强。所选案例均是国家法官学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从各地高院2024年报送的典型案例中挑选出来的精品案例。自2024年起,本丛书优先选用人民法院案例库案例作为研究对象,力求对案例库案例裁判要旨的基本内涵、价值导向、法理基础、适用要点等进行深入分析,增强丛书的权威性、参考性 。二是由法官释理说法,全方位深度挖掘案例价值。大多数案例由主审法官撰写“法官后语”,深入阐释案例的裁判思路和相关考量,充分发挥典型案例在司法裁判、类案参考、法学研究、行为指引、宣示教育等方面的价值。三是编排依次以案由和法律适用问题为序,方便读者检索。四是注重裁判文书再加工,高度提炼案例内容。案例编写突出争议焦点,尽可能在有限的篇幅内为读者提供更多与争议焦点,所查类案相关的有效、有益信息。
目录
一、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一)扰乱公共秩序罪
(二)妨害司法罪
(三)妨害国(边)境管理罪
(四)危害公共卫生罪
(五)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
(六)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七)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
(八)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
二、贪污贿赂罪
……
三、渎职罪
……
试读
7. 涉计算机信息系统犯罪案件管辖权的认定
——网络科技公司等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案
【案件基本信息】
1.裁判书字号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2022)浙刑终280号刑事裁定书
2.案由: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
【基本案情】
网络科技公司于2018年7月成立,主要经营计算机软硬技术开发与销售、企业微信、电子商务等业务。被告人肖某作为公司负责人,全权负责公司事项,包括人员招募、日常运营决策、参与技术开发等。自2019年5月以来,被告单位网络科技公司未经某科技公司授权或许可,利用微信客户端通信协议原理,针对微信开发具有“一键收藏转发朋友圈”“批量加好友”“自动同步朋友圈”“清理僵尸粉”“发布大视频”“自动获取、转发特定内容的朋友圈及作者名片等数据到指定群聊”等官方微信不具备的功能程序。
2019年5月至2020年6月,被告单位网络科技公司根据代理商的要求,制作具备上述一种或多种功能的程序,以激活码的方式销售给代理商段某、程某、李某、董某、肖某1,并负责程序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修改、后期维护等,从中获利共计人民币2210396元。
【案件焦点】
1.鉴定意见中缺乏涉案程序是否具有破坏性说明的案件中,相关程序是否属于专门用于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程序、工具的审查与认定;2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类犯罪中“网络系统所在地”的理解和适用。
【法院裁判要旨】
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
……
宣判后,被告单位网络科技公司、被告人肖某1以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不具有案件管辖权,被告单位、被告人行为不构成本罪等为由分别提出上诉。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
……
【法官后语】
……
由此可见,首先,开发者网络科技公司是通过反编译等手段对微信客户端内的数据进行解析获取通讯协议。虽然反编译只是作为一种软件开发的工具,但是用这种工具去擅自解析其他公司的未公开程序则为法律所禁止。这如同一个人掌握了密码开锁的技术后,未经他人许可擅自去解析他人家密码锁的密码一样。某科技公司安全部负责人杨某的证言亦证实,微信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是加密的。这表明某科技公司并没有开放上述数据。其次,从涉案软件的运行原理看,网络科技公司将从官方微信客户端非法解析获得的微信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的协议代码、参数封装到JAR包中,并在JAR包添加官方微信所不具备的功能,形成一个伪微信客户端,用户使用伪微信客户端后通过连接微信服务器与服务器数据进行交互后,实现开发者需要的官方微信所不具有的一些功能,本质上是让使用者伪装成官方微信认可的用户,进入微信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获取其中的数据和操控一些功能。最后,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只有对于是否属于专门用于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程序、工具难以确定时,才应当委托省级以上负责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管理工作的部门检验,而本案涉案的5款软件的性质,根据网络科技公司包括肖某在内的开发人员的口供、购买使用者的证词、某科技公司的情况说明、相关聊天记录、鉴定意见等证据,足以认定涉案软件属于专门用于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程序、工具,无须另行鉴定。
……
编写人: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占长斌
前言/序言
“中国法院年度案例系列”丛书以及时记录人民法院司法审判工作新发展、新成就为己任,通过总结提炼典型案例的裁判规则、裁判方法和裁判理念,发挥案例鲜活生动、针对性强的优势,以案释法,以点带面,有针对性地阐释法律条文和立法精神,促进社会公众通过案例更加方便地学习法律,领悟法治精神,体现司法规范、指导、评价、引领的重要作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服务人民法院案例库建设,加强对案例库案例的研究,促进统一法律适用,提升审判质效,丰富实践法学研究,增强全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展现新时代我国法治建设新成就。
“中国法院年度案例系列”丛书自2012年编辑出版以来,已连续出版13年,受到读者广泛好评。为更加全面地反映我国司法审判执行工作的发展进程,顺应审判执行实践需要,响应读者需求,丛书于2014年度新增金融纠纷、行政纠纷、刑事案例3个分册,2015年度将刑事案例调整为刑法总则案例、刑法分则案例2个分册,2016年度新增知识产权纠纷分册,2017年度新增执行案例分册,2018年度将刑事案例扩充为4个分册,2022年度将土地纠纷(含林地纠纷)分册改为土地纠纷(含环境资源纠纷)分册。自2020年起,丛书由国家法官学院与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共同编辑,每年年初定期出版。在全国各级人民法院的大力支持下,丛书编委会现编辑出版《中国法院2025年度案例系列》丛书,共23册。
“中国法院年度案例系列”丛书以开放务实的态度、简洁明快的风格,在编辑过程中坚持以下方法,努力让案例书籍“好读有用”:一是高度提炼案例内容,控制案例篇幅,每个案例字数基本在3000字左右;二是突出争议焦点,力求在有限的篇幅内为读者提供更多有效信息,便于读者快速抓取案例要点;三是注重释法说理,案例由法官撰写“法官后语”,高度提炼、总结案例的指导价值,引发读者思考,为司法审判提供借鉴,为法学研究提供启迪。
“中国法院年度案例系列”丛书编辑工作坚持以下原则:一是以研究案例库案例为首要任务。自2024年起,“中国法院年度案例系列”丛书优先选用人民法院案例库案例作为研究对象,力求对案例库案例裁判要旨的基本内涵、价值导向、法理基础、适用要点等进行深入分析,增强丛书的权威性、参考性。二是广泛选编案例。国家法官学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每年通过各高级人民法院从辖区法院汇集上一年度审结的典型案例近万件,使丛书有广泛的精选基础,通过优中选优,可提供给读者新近发生的多种类型的典型、疑难案例。三是方便读者检索。丛书坚持以读者为本,做到分卷细化,每卷案例主要根据案由或罪名分类编排,每个案例用一句话概括裁判要旨或焦点问题作为主标题,让读者一目了然,迅速找到目标案例。
中国法治出版社始终全力支持“中国法院年度案例系列”丛书的出版,给了编者们巨大的鼓励。2025年,丛书将继续提供数据库增值服务。购买本系列丛书,扫描腰封二维码,即可在本年度免费查阅往年同类案例数据库。我们在此谨表谢忱,并希望通过共同努力,逐步完善,做得更好,探索出一条充分挖掘好、宣传好人民法院案例库案例和其他典型案例价值的新路,为广大法律工作者和社会公众提供权威、鲜活、精准的办案参考、研究素材,更好地服务司法审判实践、服务法学教育研究、服务法治中国建设。
“中国法院年度案例系列”丛书既是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工作者的办案参考和司法人员培训辅助教材,也是社会大众学法用法的经典案例读本,同时为教学科研机构开展案例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系列素材。当然,编者们在编写过程中也难以一步到位实现目标愿景,客观上会存在各种不足甚至错误,欢迎读者批评指正。我们诚心听取各方建议,立足提质增效,不断拓宽司法案例研究领域,创新司法案例研究方法,助推实现中国特色司法案例研究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国家法官学院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
202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