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重新认识人力资源》汇集了张勉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多个教学项目中使用过的人力资源管理教案。
《重新认识人力资源》主要介绍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精要和实践精华,保留了对一般管理者最重要和实用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省略了一些适用于专业 HR的知识。全书分为8个部分、24章内容,包括导论、组织内部环境、人才战略与规划、人才获取、人才培育、人才使用、人才激励、雇佣关系与国际化。本书在内容上重视理论和实践平衡,力求保留最核心和实用的知识,同时突出与时俱进的特点,包括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经过一定时间检验的新观点、新模式、新实践。
《重新认识人力资源》主要面向的读者群体,是对人力资源管理感兴趣的管理人员,同时也适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士,尤其是那些希望从更广阔的管理视角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人士和咨询顾问。
目录
目 录
前?言
第一部分 导 论
第1章 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 / 3
人力资源管理定义 / 3
人力资源的重要性 / 5
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历程 / 11
第2章 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 / 17
职能模块 / 17
人力资源管理的权责划分 / 19
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演变 / 23
第3章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 / 29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和企业绩效的关系 / 29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整体框架 / 31
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外部环境 / 33
第二部分 组织内部环境
第4章 组织文化 / 49
使命、愿景、价值观 / 49
工作原则和行为规范 / 50
企业文化变革 / 55
第5章 组织层级和权责关系 / 60
组织层级 / 62
纵向的权责关系 / 64
横向的权责关系 / 69
第6章 组织设计 / 74
组织设计原则 / 74
组织结构 / 79
工作设计和工作分析 / 87
第三部分 人才战略与规划
第7章 人才战略基本内容 / 95
组织能力 / 96
人才类别 / 98
关键人才管理职能 / 101
第8章 人才管理模式 / 104
人才管理哲学和理念 / 104
典型模式 / 108
实施的过程 / 112
第9章 人才规划 / 115
人才规划的意义 / 115
人才规划内容 / 117
人才需求和人才供给的预测方法 / 120
第四部分 人才获取
第10章 社会网络 / 127
强关系和弱关系 / 128
结构洞理论 / 130
齐美尔连带 / 131
第11章 招聘 / 134
招聘的重要性 / 134
内部和外部招聘 / 136
常见招聘渠道 / 137
第12章 选拔 / 142
选拔时需要考察的内容 / 142
不同选拔方法的有效性 / 145
面试 / 147
识人用人的心理误区 / 155
第五部分 人才培育
第13章 人才盘点 / 161
考核与评价的区别 / 162
360度评价 / 163
人才盘点实践 / 167
第14章 人才发展 / 172
在职训练 / 172
培训 / 176
职业发展 / 190
第15章 能力和潜力评价 / 200
能力评价 / 200
潜力评价 / 204
团队建设 / 209
第六部分 人才使用
第16章 目标管理 / 215
目标设置的原则 / 215
目标管理创新 / 221
目标管理实践:OKR / 225
第17章 绩效沟通 / 232
绩效沟通的内容 / 233
绩效沟通能力 / 236
绩效沟通方法 / 237
第18章 绩效考核 / 242
绩效考核的流程 / 242
绩效考核方法 / 248
绩效考核创新 / 256
第七部分 人才激励
第19章 激励理论和策略 / 265
斜坡球理论 / 265
全面激励体系 / 281
薪酬策略 / 291
第20章 股权激励 / 307
股权激励的目的 / 307
股权激励的要点 / 309
股权激励的案例 / 312
第21章 人才保留 / 321
离职风险控制 / 321
离职模型和保留策略 / 325
离职管理 / 328
第八部分 雇佣关系与国际化
第22章 雇佣关系管理 / 335
一元论和多元论 / 336
雇佣模型 / 337
多元用工方式 / 345
第23章 负责任的雇佣 / 35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353
公平就业和职场反歧视 / 356
安全和健康 / 360
第24章 国际化 / 367
跨文化理论 / 368
国际化的人才管理 / 371
外派人才管理 / 376
参考文献 / 382
前言/序言
前 言
我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教学工作已有二十余年,过程中得到了很多乐趣,结识了很多有才华的同行、朋友、学生,并积累了这个领域的一些知识和见解。不过,长期以来,我心中一直有个未竟的愿望—撰写一本分享这些知识和见解的书。如果有这样一本书,我就能更有效地利用课堂的时间,多和学生交流互动,探讨这个领域里的重点、难点和热点,并且方便学生预习和复习,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知识体系。
写书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特别考验教师对本专业领域的知识是否有全面、准确、深入的理解。与编著不同,写书要求作者不仅要整合现有的知识,还要融入原创性的思考。因此,当我真正开始创作本书时,发现这项任务比想象的要复杂和艰巨,原定的出版计划也不得不一再推迟。
本书汇集了我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多个教学项目中使用过的人力资源管理教案。由于学生大多并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士,因此,我在教学中突出了对一般管理人员有价值的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本书主要面向的读者群体是对人力资源管理感兴趣的管理人员,同时也适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士,尤其是那些希望从更广阔的管理视角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人士和咨询顾问。
与典型的教材相比,本书保留了一定的口语化风格,希望读者在阅读时有亲切感,像是与作者面对面交流。本书希望突出三个特点:精、准、新。精是指突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难点,同时做到语言精练,避免内容空洞。准是指对重要概念和术语的使用,以及对理论和实践的介绍力求准确。本书选择的企业案例,以及这些企业的实践,都是我的亲身经历或研究,或者多次向多方求证过、力求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新体现在在理论的基础上,融入新的学术观点和发现,以及来自企业界的管理创新实践。
作为一名教学和科研并重的教师,教学和科研对我来说都充满乐趣,两者没有主次之分。由于我在本科期间接受的是工程学科的训练,所以我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知识是否能经得住实践的检验比较看重。另外,我喜欢阅读不同领域的图书,如历史,因为历史规律的启示很有价值。我在这本书里做出了一些尝试,即在思考题中融入了历史元素,以期激发读者们的兴趣和
思考。
一门学科的知识是需要积累的,尽管本书的书名是《重新认识人力资源》,但并不是指本书试图颠覆已经沉淀下来的知识,而是希望突出“以人为本”的价值观,通过介绍一些新观点和实践,激发读者的思考和应用。本书分为八个部分共24章,每章3节,内容包括导论、组织内部环境、人才战略与规划、人才获取、人才培育、人才使用、人才激励、雇佣关系与国际化等主题。我希望本书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对更多的读者有所帮助。
我建议同行在教学中使用这本书的时候,让学生们先阅读相关内容,然后让他们提出问题。课堂上,教师重点讲解核心内容,并围绕学生们感兴趣的关键问题,进行深入的互动、交流和总结。对于有管理实践经验的学生,应该让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感谢所有为本书做出贡献的人和机构。我指导毕业论文的MBA和EMBA学生对本书贡献最大,我难以想象还能从什么其他渠道获得更高质量的信息,以及如此开诚布公的深度交流,特别是陈昊、池利根、崔思博、戴晓伟、范晓路、关静、李亿飞、王岩广、忻舟、杨培文、张越、朱颖,他们的分享给本书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听过我课的学生在课堂上精彩的分享使我体会到教学相长的乐趣,丰富了本书的内容。清华大学张德教授仔细阅读了本书,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和修改细节。机械工业出版社编辑的鼓励和认真校对保证了本书的高质量出版。博士生马溪悦认真地校对了所有的章节。我的大学同学康刚仔细阅读了初稿,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我的妻子、父母、孩子给予了我巨大的支持,让我有了充分的时间和空间集中写作。感谢我所在的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让我有机会长期、大量地参与MBA、EMBA和高管教育项目的教学,得到了锻炼和成长;感谢我所在的领导力与组织管理系,同事们交流密切,乐于分享和互助,让我无论在专业知识方面还是在情感支持方面都获益匪浅。感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科技人才资源研究”(项目号:22JJD63001)的资助。
我的使命是传播和创造让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更美好的知识,很高兴能有机会通过本书来践行自己的使命。不过,限于本人的知识、眼界和能力,本书一定存在不少局限性,希望广大读者不吝赐教,给予批评指正。
张勉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李华楼
2024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