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Intelligent Traffic Management System,ITMS)属于智能交通系统的一个分领域,是智能交通系统在道路交通管理领域中的应用。利用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技术,对道路交通进行系统、高效、全面、科学的管理,是满足不断增长的道路交通发展的需要,也是解决目前日益加剧的人、车、路之间的矛盾,达到综合管理道路交通目标的重要手段。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以信息化为依托,具备公安交通管理、交通控制、指挥调度、决策支持、信息服务等功能,实现大范围应用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已经基本形成并初具规模,已成为我国智能交通系统最大的应用领域。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结构和功能设计手册》主要包含4 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概要介绍了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概述、建设流程、评价、标准体系;二是重点阐述了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设计程序与要求、总体设计、集成应用平台设计、应用支撑系统设计、基础应用系统设计、运行保障系统设计、基础配套设施设计、系统应用机制设计;三是简要介绍了重庆市、武汉市、包头市、宜兴市、都江堰市等几个不同类型城市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建设案例;四是展望了应用于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中的新技术。
本书适用于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规划、设计、建设等行业的有关人员学习参考,也可作为大专院校智慧交通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书。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基础篇
第1 章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概述 ...002
1.1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起源 ...002
1.2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组成 ...003
1.3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演进 ...004
1.4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发展趋势 ...007
第2 章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建设
流程 ...010
2.1 总体建设流程 ...010
2.2 当前存在问题 ...011
2.3 规划环节 ...011
2.4 工程前期环节 ...012
2.5 工程实施环节 ...014
2.6 系统评价环节 ...015
第3 章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评价 ...016
3.1 评价主体 ...016
3.2 评价对象 ...016
3.3 评价小组 ...017
3.4 评价指标 ...017
3.5 评价方法 ...019
3.6 评价结论 ...019
第4 章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标准
体系...020
4.1 法律法规 ...020
4.2 现行标准体系 ...020
4.3 重点标准介绍 ...027
第二部分 设计篇
第5 章 设计程序与要求 ...032
5.1 设计任务书 ...032
5.2 调查和勘察 ...033
5.2.1 调查 ...033
5.2.2 勘察 ...034
5.3 需求分析 ...035
5.4 初步设计 ...035
5.5 施工图设计 ...036
5.6 竣工图编制 ...037
第6 章 总体设计 ...038
6.1 设计原则 ...038
6.2 总体框架 ...039
6.3 逻辑架构 ...039
6.4 物理架构 ...041
6.5 应用架构 ...041
6.6 数据架构 ...042
第7 章 集成应用平台设计 ...044
7.1 当前存在问题 ...044
7.2 设计思路 ...045
7.2.1 平台构建思路 ...045
7.2.2 功能设计思路 ...046
7.2.3 集成技术应用思路 ...046
7.3 平台结构 ...048
7.4 应用功能 ...049
7.4.1 交通状况监测与展示 ...050
7.4.2 交通组织与管控 ...051
7.4.3 重点车辆管控 ...052
7.4.4 交通安全态势分析研判 ...053
7.4.5 城市交通运行分析研判 ...054
7.4.6 指挥调度与协作 ...054
7.4.7 综合信息服务 ...055
7.4.8 路面交通公众服务 ...056
7.4.9 勤务管理与监督考核 ...056
7.4.10 监控设备监测与运维 ...056
7.4.11 交通基础数据管理 ...057
7.4.12 系统管理 ...057
第8 章 应用支撑系统设计 ...058
8.1 交通管理数据资源管理系统 ...058
8.1.1 当前存在问题 ...058
8.1.2 设计思路 ...059
8.1.3 系统结构 ...061
8.1.4 系统功能 ...062
8.2 交通管理地理信息系统 ...070
8.2.1 当前存在问题 ...071
8.2.2 设计思路 ...071
8.2.3 系统结构 ...072
8.2.4 系统功能 ...073
8.2.5 地图数据和图层 ...076
第9 章 基础应用系统设计 ...078
9.1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078
9.1.1 当前存在问题 ...078
9.1.2 设计思路 ...079
9.1.3 系统结构 ...080
9.1.4 系统功能 ...082
9.2 交通视频监视系统 ...084
9.2.1 当前存在问题 ...084
9.2.2 设计思路 ...085
9.2.3 系统结构 ...086
9.2.4 系统功能 ...088
9.2.5 视频存储 ...092
9.3 交通违法监测记录系统 ...093
9.3.1 当前存在问题 ...093
9.3.2 设计思路 ...094
9.3.3 系统结构 ...094
9.3.4 系统功能 ...095
9.4 交通流信息采集系统 ...096
9.4.1 当前存在问题 ...096
9.4.2 设计思路 ...096
9.4.3 系统结构 ...097
9.4.4 系统功能 ...097
9.5 交通事件检测系统 ...097
9.5.1 当前存在问题 ...098
9.5.2 设计思路 ...098
9.5.3 系统结构 ...099
9.5.4 系统功能 ...099
9.6 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 ...100
9.6.1 当前存在问题 ...100
9.6.2 设计思路 ...101
9.6.3 系统结构 ...101
9.6.4 系统功能 ...102
9.7 机动车电子标识应用系统 ...102
9.7.1 系统结构 ...103
9.7.2 系统功能 ...103
9.8 交通信息发布系统 ...104
9.8.1 当前存在问题 ...104
9.8.2 设计思路 ...104
9.8.3 系统结构 ...105
9.8.4 系统功能 ...106
9.8.5 发布内容与发布方式 ...107
9.9 卫星定位管理系统 ...107
9.9.1 系统结构 ...107
9.9.2 系统功能 ...108
9.10 单警执法视音频记录系统 ...108
9.10.1 系统结构 ...108
9.10.2 系统功能 ...108
9.11 停车服务与管理信息系统 ...109
9.11.1 当前存在问题 ...109
9.11.2 设计思路 ...110
9.11.3 系统结构
前言/序言
随着我国城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道路交通流量迅速增长,交通拥堵日益加剧,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行车时间增加、出行延误加大、交通事故频发、环境污染加重,从而制约了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因此,缓解道路交通拥堵不仅是解决交通出行问题的需要,而且已上升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吸引力和居民获得感、幸福感的高度。
2015 年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着力解决城市病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示,要把解决大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放在首要位置,并且要求“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为深入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推动治理交通拥堵、出行难、停车难等“城市病”,公安部、中央文明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决定进一步创新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模式,从2017年至2020 年在全国组织实施“文明畅通提升行动计划”,并在工作任务中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建设”。
在此背景下,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组织有关单位,根据交通组织管理工作的实战需求编撰具有我国特色的“城市道路交通组织设计系列手册”(以下简称“系列手册”),用于科学指导各地的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系列手册包含平面交叉口渠化设计、交通信号控制设计、指路标志设置设计、干道交通组织设计、快速路交通组织设计、区域交通组织设计、路内停车管理设计、公交优先交通组织设计、占道施工交通组织设计、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结构和功能设计等方面,可与相关标准、规范共同组成城市道路交通组织设计技术指南体系。
本分册为《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结构和功能设计手册》,着重从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基础理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和实战案例等方面,介绍实现城市道路交通状况自动感知、交通态势自动研判、信号控制自动调整、交通违法行为自动监测、路况信息自动发布等智能化管理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具体内容包括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概述、建设流程、评价和标准体系等相关基础知识,也包括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设计程序与要求、总体设计和6 个部分应用设计等设计工作的具体介绍,并简要介绍了我国不同类型的部分城市开展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建设和应用的案例,最后对当前相关新技术应用提出了展望。具体编撰工作由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牵头,联合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等院校和研究单位共同完成。各参编单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汲取基础研究成果,总结各地案例经验,从理论到实战,对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设计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
本书编写过程中,从需求调研、素材收集,到编辑整合、汇集成册,编撰组分工合作、反复研修,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和心血,在此表示感谢!在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重庆、武汉、包头、宜兴、都江堰等城市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为本书提供了先进的实战应用案例,并在技术应用方面提供了很多帮助,在此表示感谢!同时,对引用参考的所有文献资料的机构与作者,对所有关心和支持本书编写的领导和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
本书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面向多方式出行的交通资源优化配置及协同调度技术”(项目编号:2019YFB1600302)以及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的支持和资助。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出现疏漏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编 者
2024 年10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