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毛泽东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16篇重要著作,如《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实践论》《新民主主义论》《为人民服务》《论十大关系》等,按照时间脉络编排,逐篇阐释,逐层分析。每一讲都从历史背景出发,精准解析核心观点,结合现实问题,阐释其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全书既系统准确,又语言平实,兼具思想深度与现实温度,既适合作为党员干部学习毛泽东思想的辅助读物,也有利于普通读者走近伟人思想,感受理想与信仰的精神力量。
精彩书摘
毛今天重读《纪念白求恩》这篇短文,尽管已经没有了轰隆的炮声,没有了战场的硝烟,但享受着岁月静好的我们,依然会被白求恩的事迹所感动,被白求恩的精神所鼓舞;我们都在暗暗思考,怎样才能做一个高尚、纯粹、有道德、脱离低级趣味、有益于人民的人?答案是在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上,进而解决理想、信念、信仰问题。
应该讲,一个人的世界观决定其人生观、价值观,进而规定其理想、信念、信仰。如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卡尔·马克思,1818 年5 月5 日出生于德国莱茵省特利尔城的一个律师家庭,这种家庭环境决定着他本可以过着很优渥的生活,他却给自己选择了一条异常艰难的人生之路。为什么?我们或许能从他的中学毕业论文中找到答案。他的毕业论文题目是《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这是一位仅仅十七八岁的孩子的思考。他写道:“我们并不总是能够选择我们自认为适合的职业;我们在社会上的关系,还在我们有能力决定它们以前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开始确立了。”虽然人们选择职业不能完全随心所欲, 但是人们所特有的选择自由使人区别于动物。一个人不应该由于野心或突然的热情失去理智;重要的是在为人类服务中把握住工作机会, 同时避免由于抽象的真理而迷失方向。“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德国社会民主党人,工人运动的杰出活动家弗·梅林这样说:“还在少年马克思的头脑中,就已经闪现着一种思想的火花,这种思想的全面发挥就是他在成年时期的不朽贡献。可以说,马克思中学毕业论文完整地展示了这位年轻人的胸怀、格局和追求,展示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展示其理想信念和信仰。正是这种追求“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不懈奋斗的精神,使马克思战胜各种敌对势力的诅咒和打击,忍受亲人的离去而带来的精神痛苦,克服长达40 年颠沛流离的流亡生活所带来的苦难,不断实现人生观的转变、思想的超越和理论的创新,最终创立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的成长经历了同样的过程。1951 年秋天,几个在北京学习的湖南老同学相约一起去看望毛泽东。当他们谈到青年时代在长沙学习的生活时,毛泽东十分兴奋地谈起了他在图书馆看到世界地图的往事。他说:“说来也是笑话,我读过小学、中学,也当过兵,却不曾看见过世界地图,因此就不知道世界有多大。湖南图书馆的墙壁上,挂有一张世界大地图,我每天经过那里,总是站着看一看。过去我认为湘潭县大,湖南省更大,中国自古就称为天下,当然大得了不得。但从这个地图上看来,中国只占世界的一小部分,湖南省更小, 湘潭县在地图上没有看见,韶山冲当然就更没有影子了。世界原来这么大!”“世界既大,人就一定特别多。这样多的人怎样过生活,难道不值得我们注意吗?从韶山冲的情形来看,那里的人大都过着痛苦的生活,不是挨饿,就是挨冻。有无钱治病看着病死的;有交不起租谷钱粮被关进监狱活活折磨死的;……至于没有书读,做一世睁眼瞎子的就更多了。在韶山冲的情形是这样,全湘潭县、全湖南省、全中国、全世界的情形,恐怕也差不多!”“我真怀疑,人生在世间,难道都注定要过痛苦的生活吗?决不!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这是制度不好,政治不好。是因为世界上存在着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制度,所以使世界上大多数的人都陷入痛苦的深潭。这种不合理的现象,是不应该永远存在的,是应该彻底推翻,彻底改造的!”“世界要变化,不会自己变化,必须通过革命,通过人的努力。我因此想到,我们青年的责任真是重大,我们应该做的事情真多,要走的道路真长。从这时候起,我就决心要为全中国痛苦的人、全世界痛苦的人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a这也是一位年轻人,他看到世界地图想到的是韶山、湘潭、湖南,进而想到全世界,想到世界大多数人过的苦难生活,想到自己的使命是彻底推翻、彻底改造这个旧世界,想到自己的责任真是重大,想到决心为全中国和全世界痛苦的人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毛泽东苦苦探索,其思想上经历了“无我论”“唯我论”“无政府主义”“改良主义”的急剧变化,最终认识到,中国“政治界暮气已深, 腐败已甚,政治改良一途,可谓绝无希望”,终于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实现了由唯心论到辩证唯物主义,由民主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的转变, 并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解放事业奋斗一生。
读到这里,我想我们每个人都会对这两位年轻人产生深深的敬佩之情。正是他们广阔的世界观决定其确立崇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决定其抱有崇高的理想、信念、信仰。这一切决定着这两位年轻人绝不会甘于平凡,他们一定会努力拼搏,成就人生的伟业。
然而,什么是理想、信念、信仰?
一般说来,理想、信念、信仰是人们超越现实、对未
目录
第一讲 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解答革命首要问题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 001
第二讲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反对本本主义》 / 021
第三讲 要善于研究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 045
第四讲 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实践论》 / 065
第五讲 事物的矛盾法则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
《矛盾论》 / 089
第六讲 系统阐述军事辩证法思想
《论持久战》 / 113
第七讲 研究和回答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 133
第八讲 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纪念白求恩》 / 157
第九讲 回答“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人民之问
《新民主主义论》 / 171
第十讲 精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目的在于解决实际问题
《整顿党的作风》 / 195
第十一讲 中国共产党文艺思想的奠基之作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 225
第十二讲 党的群众路线的初步确立
《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 / 255
第十三讲 阐述党的宗旨的光辉篇章
《为人民服务》 / 277
第十四讲 夺取全国胜利的精神动员令
《愚公移山》 / 291
第十五讲 通过调查研究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论十大关系》 / 303
第十六讲 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里程碑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 323
后 记 / 349
试读
毛今天重读《纪念白求恩》这篇短文,尽管已经没有了轰隆的炮声,没有了战场的硝烟,但享受着岁月静好的我们,依然会被白求恩的事迹所感动,被白求恩的精神所鼓舞;我们都在暗暗思考,怎样才能做一个高尚、纯粹、有道德、脱离低级趣味、有益于人民的人?答案是在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上,进而解决理想、信念、信仰问题。
应该讲,一个人的世界观决定其人生观、价值观,进而规定其理想、信念、信仰。如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卡尔·马克思,1818 年5 月5 日出生于德国莱茵省特利尔城的一个律师家庭,这种家庭环境决定着他本可以过着很优渥的生活,他却给自己选择了一条异常艰难的人生之路。为什么?我们或许能从他的中学毕业论文中找到答案。他的毕业论文题目是《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这是一位仅仅十七八岁的孩子的思考。他写道:“我们并不总是能够选择我们自认为适合的职业;我们在社会上的关系,还在我们有能力决定它们以前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开始确立了。”虽然人们选择职业不能完全随心所欲, 但是人们所特有的选择自由使人区别于动物。一个人不应该由于野心或突然的热情失去理智;重要的是在为人类服务中把握住工作机会, 同时避免由于抽象的真理而迷失方向。“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德国社会民主党人,工人运动的杰出活动家弗·梅林这样说:“还在少年马克思的头脑中,就已经闪现着一种思想的火花,这种思想的全面发挥就是他在成年时期的不朽贡献。可以说,马克思中学毕业论文完整地展示了这位年轻人的胸怀、格局和追求,展示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展示其理想信念和信仰。正是这种追求“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不懈奋斗的精神,使马克思战胜各种敌对势力的诅咒和打击,忍受亲人的离去而带来的精神痛苦,克服长达40 年颠沛流离的流亡生活所带来的苦难,不断实现人生观的转变、思想的超越和理论的创新,最终创立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的成长经历了同样的过程。1951 年秋天,几个在北京学习的湖南老同学相约一起去看望毛泽东。当他们谈到青年时代在长沙学习的生活时,毛泽东十分兴奋地谈起了他在图书馆看到世界地图的往事。他说:“说来也是笑话,我读过小学、中学,也当过兵,却不曾看见过世界地图,因此就不知道世界有多大。湖南图书馆的墙壁上,挂有一张世界大地图,我每天经过那里,总是站着看一看。过去我认为湘潭县大,湖南省更大,中国自古就称为天下,当然大得了不得。但从这个地图上看来,中国只占世界的一小部分,湖南省更小, 湘潭县在地图上没有看见,韶山冲当然就更没有影子了。世界原来这么大!”“世界既大,人就一定特别多。这样多的人怎样过生活,难道不值得我们注意吗?从韶山冲的情形来看,那里的人大都过着痛苦的生活,不是挨饿,就是挨冻。有无钱治病看着病死的;有交不起租谷钱粮被关进监狱活活折磨死的;……至于没有书读,做一世睁眼瞎子的就更多了。在韶山冲的情形是这样,全湘潭县、全湖南省、全中国、全世界的情形,恐怕也差不多!”“我真怀疑,人生在世间,难道都注定要过痛苦的生活吗?决不!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这是制度不好,政治不好。是因为世界上存在着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制度,所以使世界上大多数的人都陷入痛苦的深潭。这种不合理的现象,是不应该永远存在的,是应该彻底推翻,彻底改造的!”“世界要变化,不会自己变化,必须通过革命,通过人的努力。我因此想到,我们青年的责任真是重大,我们应该做的事情真多,要走的道路真长。从这时候起,我就决心要为全中国痛苦的人、全世界痛苦的人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a这也是一位年轻人,他看到世界地图想到的是韶山、湘潭、湖南,进而想到全世界,想到世界大多数人过的苦难生活,想到自己的使命是彻底推翻、彻底改造这个旧世界,想到自己的责任真是重大,想到决心为全中国和全世界痛苦的人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毛泽东苦苦探索,其思想上经历了“无我论”“唯我论”“无政府主义”“改良主义”的急剧变化,最终认识到,中国“政治界暮气已深, 腐败已甚,政治改良一途,可谓绝无希望”,终于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实现了由唯心论到辩证唯物主义,由民主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的转变, 并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解放事业奋斗一生。
读到这里,我想我们每个人都会对这两位年轻人产生深深的敬佩之情。正是他们广阔的世界观决定其确立崇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决定其抱有崇高的理想、信念、信仰。这一切决定着这两位年轻人绝不会甘于平凡,他们一定会努力拼搏,成就人生的伟业。
然而,什么是理想、信念、信仰?
一般说来,理想、信念、信仰是人们超越现实、对未
前言/序言
泽东是谁?
您了解毛泽东的思想吗?
您知道为什么很多人非常推崇毛泽东吗?
让我们一起来认真阅读毛泽东的著作。
阅读毛泽东的著作,感知毛泽东的奋斗人生,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信仰
我们都知道,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绵延不绝的文明历史,在整个世界上绝无仅有,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近代中国由于封建制度的腐朽没落,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轰击之下,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深渊。为了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表现出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和顽强奋斗的革命精神。毛泽东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毛泽东在青年时代就立下拯救中华民族于危难的远大志向。他在长沙求学时,第一次在湖南图书馆看到世界地图,就深刻地意识到,世界上这么多人生活在极度的苦难之中,“这是制度不好,政治不好。是因为世界上存在着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制度,所以使世界上大多数的人都陷入痛苦的深潭。这种不合理的现象,是不应该永远存在的,是应该彻底推翻,彻底改造的!”“从这时候起,我就决心要为全中国痛苦的人、全世界痛苦的人贡献自己全部的力量。”正是这种理想、追求、胸怀和格局,决定着他决不会甘于平凡,一定会努力拼搏,成就人生的伟业。
1919年7月,他在《〈湘江评论〉创刊宣言》中写道:“时机到了!世界的大潮卷得更急了!洞庭湖的闸门动了,且开了!浩浩荡荡的新思潮业已奔腾澎湃于湘江两岸了!顺他的生。逆他的死。”他说:“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什么不要怕?天不要怕,鬼不要怕,死人不要怕,官僚不要怕,军阀不要怕,资本家不要怕。”他宣称:“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
然而,怎么说?怎么干?如何拼搏?怎样成就人生伟业?毛泽东苦苦探索,思想上经历了“无我论”“唯我论”“无政府主义”“政治改良主义”的急剧变化,最终认识到,中国“政治界暮气已深,腐败已甚,政治改良一途,可谓绝无希望”;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让他实现了由唯心论到辩证唯物主义、由民主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的转变。
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后,正是凭着一种对理想、信念和信仰的追求,他带领人民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锻造了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创建了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缔造了战无不胜的新型人民军队,为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作出了光耀千秋的历史贡献,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邓小平曾说:“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的卓越领导,中国革命有极大的可能到现在还没有胜利,那样,中国各族人民就还处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之下,我们党就还在黑暗中苦斗。”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举行的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说,毛泽东同志的一生是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一生。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我们是否想过,我们坚定的理想、信念、信仰从何而来?我们该怎样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信念、信仰而奋斗?这些都可以从毛泽东的著作中得到答案。
阅读毛泽东的著作,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
1964年,有人向毛泽东说到读《毛泽东选集》的事,他回应说,《毛选》,什么是我的?这是血的著作。《毛选》里的这些东西,是群众教给我们的,是付出了流血牺牲的代价的。毛泽东用“血的著作”来形容自己的著作,应该说是深刻而形象的。
中国共产党是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诞生的。李大钊说,西方文明不行了,东方文明不行了,要寻找第三种文明,也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然而,如何对待来自西方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人曾一度简单套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一般原理,照搬俄国十月革命城市武装起义的经验,致使中国革命遭受严重挫折。
从中国革命斗争所经历的悲痛教训中,毛泽东深刻认识到,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必须与中国的特殊国情相结合,探索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和新途径,并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进行理论的概括和总结,写出了一系列光辉的著作:如《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刻画出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状况和政治面貌,科学解答了“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反对本本主义》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赢得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主张要善于研究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为中国革命斗争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理论武器;《实践论》《矛盾论》从哲学的高度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