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为了便于纪检监察工作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学习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以下简称监察法),本书通过对比新旧监察法的异同,结合监察体制改革以来监察法的实践经验以及学术讨论成果,对于修改后的监察法中的重点条文从立法精神等多个角度进行详细解读。此外,本书在重点条文的解读之后还附上典型案例,以帮助读者学习、理解和适用监察法。
目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 一 条 【立法目的和立法依据】 1
第 二 条 【监察工作的领导体制和指导思想】 4
第 三 条 【监察委员会的性质和职能】 5
第 四 条 【监察委员会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以及与其他机关
互相配合制约机制】 6
第 五 条 【监察工作原则】 8
第 六 条 【监察工作方针】 10
第二章 监察机关及其职责
第 七 条 【机构设置】 12
第 八 条 【国家监察委员会产生和组成】 13
第 九 条 【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产生和组成】 14
第 十 条 【监察机关上下级领导关系】 15
第十一条 【监察委员会职责】 16
第十二条 【派驻或派出监察机构、 监察专员的设置和领导关系】 19
第十三条 【派驻或派出监察机构、 监察专员的职责】 22
第十四条 【监察官制度】 23
第三章 监察范围和管辖
第十五条 【监察对象范围】 24
第 十 六 条 【监察管辖原则】 60
第 十 七 条 【指定管辖和报请提级管辖原则】 63
第四章 监察权限
第 十 八 条 【证据收集一般原则】 67
第 十 九 条 【谈话和函询】 71
第 二 十 条 【要求被调查人陈述及讯问被调查人】 75
第二十一条 【强制到案】 83
第二十二条 【询问证人】 86
第二十三条 【责令候查】 91
第二十四条 【留置】 94
第二十五条 【管护】 98
第二十六条 【查询、 冻结】 101
第二十七条 【搜查】 106
第二十八条 【调取、 查封、 扣押措施】 111
第二十九条 【勘验检查】 118
第 三 十 条 【鉴定】 122
第三十一条 【技术调查措施】 125
第三十二条 【通缉】 128
第三十三条 【限制出境】 131
第三十四条 【认罪认罚从宽】 134
第三十五条 【揭发、 检举】 141
第三十六条 【监察证据与刑事证据衔接】 143
第三十七条 【线索移送与互涉案件管辖】 147
第五章 监察程序
第三十八条 【报案、 举报的处理】 154
第三十九条 【监察工作的程序规制和监督管理】 156
第 四 十 条 【问题线索处置】 159
第四十一条 【初步核实】 164
第四十二条 【立案】 169
第四十三条 【调查取证的基本要求】 175
第四十四条 【一般调查程序】 178
第四十五条 【调查方案的执行与请示报告制度】 181
第四十六条 【强制到案、 责令候查、 管护的程序和期限】 183
第四十七条 【留置的批准程序】 186
第四十八条 【留置的期限及其延长、 解除和变更】 187
第四十九条 【公安机关的协助义务】 191
第 五 十 条 【管护、 留置的程序与相关人员合法权益保障】 194
第五十一条 【调查终结的程序】 200
第五十二条 【监察处置的方式】 204
第五十三条 【涉案财物的处置】 209
第五十四条 【检察机关对监察机关移送案件的处理】 212
第五十五条 【被调查人逃匿、 死亡案件的违法所得没收程序】 215
第五十六条 【复审、 复核】 218
第六章 反腐败国际合作
第五十七条 【国家监察委员会的统筹协调职责】 220
第五十八条 【反腐败国际合作的主体和领域】 221
第五十九条 【追逃追赃和防逃工作】 227
第七章 对监察机关和监察人员的监督
第 六 十 条 【人大监督】 231
第六十一条 【监察工作信息公开】 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