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学术祛魅:实证研究十讲理解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剖析复杂社会
精彩书摘
前言
这本书是基于我在“学术志”的网络课程《实证研究必备30讲:一门课搞懂选题、方法与写作》完成的,是一本有关实证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入门级读物,可以帮助刚刚接触社会科学研究的“小白”搞清楚如何做研究。书中列举了大量有趣的实例,相信那些对社会科学研究感兴趣的读者也会有所收获。
全书按照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流程展开,包括如何做好实证研究(第一章),如何选题(第二章),如何检索、阅读和批判学术文献(第三章),如何构建和发展理论(第四章),如何测量变量(第五章),定量、定性和混合研究的研究设计如何展开(第六、七章),统计数据和质性资料的分析策略有哪些(第八章),如何撰写学术论文(第九章),以及需要注意哪些学术规范和研究伦理(第十章)。
书中的每一章对应一讲,基本上相当于一个学期的课程容量。希望这本书可以讲清楚一项科学研究如何启动、一篇学术论文如何创作,并回答人们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经常遇到的基本问题。
我之所以会出版这本书,主要是为了总结自己多年上研究方法课程积累的教学心得,并让未来的教学可以更加轻松顺畅。自2015年加入中国人民大学以来,我每年都面向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在职研究生和留学生讲授各类研究方法课程。
一直以来,我都没有完全依赖某本教材,而是不断总结和完善我对研究方法的认识,并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课程讲义。基于这套课程讲义,我完成了这本书,并希望在未来可以将其用于研究方法课程的授课。我认为,与其一遍遍苦口婆心地给学生反复讲授某个问题,不如通过教材来固化相关知识,让他们可以通过读书找到答案。
这本书参考了大量相关资料,我都在文末参考文献中列出了。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按图索骥,继续阅读这些文献并深化对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解。有关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教材汗牛充栋,多一本少一本好像无关大碍。但是和同类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教材相比,这本书有自身的特色。
这本书所展现的内容,是我基于多年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学积累形成的一套知识体系,也是我多年摸索实证社会科学研究实践而形成的一种研究价值取向。一定意义上,我希望完成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祛魅”,揭开它的面纱,用浅白的语言讲清楚它的内在逻辑、策略、诀窍和注意事项。
这或许能帮助更多人理解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并拿起各种各样的社会科学研究工具,来研究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复杂社会。当然,和任何著作一样,这本书也难免挂一漏万,存在这样那样的错误和不足。欢迎读者通过各种方式与我联系,并批评指正。
试读
前言
这本书是基于我在“学术志”的网络课程《实证研究必备30讲:一门课搞懂选题、方法与写作》完成的,是一本有关实证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入门级读物,可以帮助刚刚接触社会科学研究的“小白”搞清楚如何做研究。书中列举了大量有趣的实例,相信那些对社会科学研究感兴趣的读者也会有所收获。
全书按照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流程展开,包括如何做好实证研究(第一章),如何选题(第二章),如何检索、阅读和批判学术文献(第三章),如何构建和发展理论(第四章),如何测量变量(第五章),定量、定性和混合研究的研究设计如何展开(第六、七章),统计数据和质性资料的分析策略有哪些(第八章),如何撰写学术论文(第九章),以及需要注意哪些学术规范和研究伦理(第十章)。
书中的每一章对应一讲,基本上相当于一个学期的课程容量。希望这本书可以讲清楚一项科学研究如何启动、一篇学术论文如何创作,并回答人们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经常遇到的基本问题。
我之所以会出版这本书,主要是为了总结自己多年上研究方法课程积累的教学心得,并让未来的教学可以更加轻松顺畅。自2015年加入中国人民大学以来,我每年都面向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在职研究生和留学生讲授各类研究方法课程。
一直以来,我都没有完全依赖某本教材,而是不断总结和完善我对研究方法的认识,并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课程讲义。基于这套课程讲义,我完成了这本书,并希望在未来可以将其用于研究方法课程的授课。我认为,与其一遍遍苦口婆心地给学生反复讲授某个问题,不如通过教材来固化相关知识,让他们可以通过读书找到答案。
这本书参考了大量相关资料,我都在文末参考文献中列出了。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按图索骥,继续阅读这些文献并深化对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解。有关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教材汗牛充栋,多一本少一本好像无关大碍。但是和同类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教材相比,这本书有自身的特色。
这本书所展现的内容,是我基于多年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程的教学积累形成的一套知识体系,也是我多年摸索实证社会科学研究实践而形成的一种研究价值取向。一定意义上,我希望完成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祛魅”,揭开它的面纱,用浅白的语言讲清楚它的内在逻辑、策略、诀窍和注意事项。
这或许能帮助更多人理解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并拿起各种各样的社会科学研究工具,来研究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复杂社会。当然,和任何著作一样,这本书也难免挂一漏万,存在这样那样的错误和不足。欢迎读者通过各种方式与我联系,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