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电子元器件识别检测与焊接》主要介绍了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包括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二极管、三极管、晶闸管、场效应管、集成稳压器、集成电路。除此之外,还介绍了万用表的使用和电子元器件的焊接技巧,并对《电子元器件识别检测与焊接》介绍的电子元器件识别检测和焊接设置了综合训练。《电子元器件识别检测与焊接》注重应用与实践相结合,图文并茂,形象直观,使专业知识更易成体系地被学生吸收和掌握,使学生能够快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电路检测中,可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应用能力。
《电子元器件识别检测与焊接》可作为职业院校电子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电子行业技能型人才的培训用书,还可供电工电子技术爱好者使用。
目录
第1章 万用表的使用 1
1.1 指针式万用表 1
1.1.1 指针式万用表的结构 1
1.1.2 指针式万用表的使用前准备和注意事项 3
1.1.3 指针式万用表电阻挡的使用方法 3
1.1.4 指针式万用表电压挡的使用方法 5
1.1.5 指针式万用表电流挡的使用方法 7
1.2 数字万用表 8
1.2.1 数字万用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8
1.2.2 DT-9205A数字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9
1.2.3 DT-9205A数字万用表的使用注意事项 11
1.3 技能训练——万用表的使用 11
实训1 指针式万用表的使用 11
实训2 数字万用表的使用 13
第2章 电阻器的识别与检测 15
2.1 电阻器的感性认识 15
2.1.1 常见电阻器的外形 15
2.1 印制电路板上的电阻器 16
2.2 电阻器的分类、型号命名方法及主要参数 16
2.2.1 电阻器的分类 16
2.2.2 电阻器的型号命名方法 18
2.2.3 电阻器的主要参数 19
2.3 电阻的标注方法 25
2.4 固定电阻器的检测与代换 27
2.4.1 固定电阻器的检测方法 27
2.4.2 固定电阻器的修复与代换 28
2.5 电位器 29
2.5.1 电位器的作用和分类 29
2.5.2 常用电位器介绍 30
2.5.3 电位器的选用和质量检测 34
2.5.4 电位器的修复 36
2.6 技能训练——用万用表测量电阻 37
第3章 电容器的识别与检测 39
3.1 电容器的感性认识 39
3.1.1 印制电路板上的电容器 39
3.1.2 常见电容器的外形 40
3.2 电容器的电容量及单位 42
3.3 电容器的作用及电路符号 43
3.3.1 电容器的作用 43
3.3.2 电容器的电路符号 43
3.4 电容器的型号命名方法 43
3.5 电容器的主要参数 44
3.6 电容器的分类 46
3.7 常用电容器介绍 46
3.7.1 电解电容器 46
3.7.2 固体有机介质电容器 47
3.7.3 固体无机介质电容器 48
3.7.4 可变电容器 49
3.7.5 微调电容器 50
3.8 电容器的选用、代换、检测与修复 51
3.8.1 电容器的选用 51
3.8.2 电容器的代换 52
3.8.3 电容器的检测 52
3.8.4 电容器的修复 53
3.9 技能训练——电容器的识别与检测 53
实训1 电容器的直观识别 53
实训2 电容器的质量检测 54
第4章 电感器的识别与检测 56
4.1 电感器的感性认识 56
4.1.1 印制电路板上的电感器 56
4.1.2 常见电感器的外形 57
4.2 电感器的定义、分类及电路符号 58
4.2.1 电感器的定义 58
4.2.2 电感器的分类 58
4.2.3 电感器的电路符号 58
4.3 电感器的主要参数 58
4.4 电感器的分类和特点 60
4.4.1 单层空心线圈 60
4.4.2 多层线圈 60
4.4.3 蜂房式线圈 60
4.4.4 磁芯线圈 61
4.4.5 扼流线圈 61
4.4.6 脱胎空心线圈 61
4.5 小型固定电感器的标识方法 62
4.6 电感器的应用 63
4.7 电感器的检测与代换 64
4.7.1 电感器的检测 64
4.7.2 电感器的代换 65
4.8 变压器 65
4.8.1 变压器的概述 65
4.8.2 变压器的分类 66
4.8.3 变压器的基本结构 68
4.8.4 变压器的参数 69
4.8.5 变压器的参数检测 69
4.8.6 常用变压器介绍 71
4.8.7 变压器的选用与代换 74
4.8.8 电源变压器的检测 74
4.8.9 行输出变压器的检测 75
4.9 技能训练——电感器、变压器的识别与检测 76
实训1 电感器的直观识别 76
实训2 电感器的质量检测及变压器一次、二次绕组的判别 76
第5章 二极管的识别与检测 78
第6章 三极管的识别与检测 93
第7章 晶闸管的识别与检测 106
第8章 场效应管的识别与检测 115
第9章 集成稳压器的识别与检测 128
第10章 集成电路的识别与检测 136
第11章 焊接训练 150
附录A 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技
前言/序言
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与电子制造相关的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电子信息产业需要大量的电子产品安装调试人员、电子产品检测维修人员,而他们都需要有较强的电子技术基本技能才能胜任工作。
本书各章相对独立,介绍的知识面宽、内容精炼、文字简明、浅显易懂、实用性强。在形式结构和内容上具有鲜明的特色,每章先对电子元器件进行基础介绍,然后逐渐加深学生对电子元器件的认识,并对电子元器件进行检测,最后一章专门介绍了焊接技巧,对本书的知识进行巩固。
本书的主要内容如下:第1章介绍了万用表的使用;第2章介绍了电阻器的识别与检测;第3章介绍了电容器的识别与检测;第4章介绍了电感器的识别与检测;第5章介绍了二极管的识别与检测;第6章介绍了三极管的识别与检测;第7章介绍了晶闸管的识别与检测;第8章介绍了场效应管的识别与检测;第9章介绍了集成稳压器的识别与检测;第10章介绍了集成电路的识别与检测;第11章进行了焊接训练;附录A给出了电子元器件识别与检测技能综合训练任务,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就业能力。
本书在内容上深入浅出,强调综合概念的形成与技能技术的掌握,淡化了理论性与系统性,突出了实用、够用原则,大大提高了从书本知识到实际动手能力的转化效率,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应用能力。
本书采用新形态教材编写样式,提供了近百个微课教学视频,并生成二维码,实现扫码即学,提供了与教材配套的电子教学课件(以小任务形式制作)、可灵活选用的教案、课程标准、授课计划,体现了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多种形式的辅助学习材料。
本书配套的教学资源请到华信教育资源网注册后免费下载。
本书由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的陈学平担任主编,李响担任副主编,赵子晓参与编写。编写人员分工如下:李响编写第1章和第2章,赵子晓编写第9章和第10章,陈学平编写了本书其余内容并统稿。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电子技术方面的相关文章与资料,在此一并向这些文章与资料的作者表示感谢。此外,还要感谢家人对编者的支持。
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妥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