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增长杠杆:探索用户增长的6步法》作者回顾自己过去9年的用户增长工作经历,总结出一套可复用、可实操的用户增长方法论,可帮助用户增长从业人员轻松地解决未来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难题。本书首先介 绍了作者提炼的“用户增长6步法”,从案例、方法论、实践三个角度进行阐述;其次,讲解了用户增长工作中涉及的组织、AB实验两部分内容,为读者分析了工作中容易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最后,简要介绍了如何探索第二增长曲线。
本书适合企业家、创业者、用户增长团队的管理者、互联网产品经理或运营人员以及相关行业求职者阅读。
本书提供配套资源,请读者扫描书中二维码获取。
目录
第1章 什么是用户增长/002
第2章 用户增长6步法:大厂用户增长案例/004
2.1 确定用户增长的北极星指标/006
2.2 认清合适的用户增长驱动模式/007
2.3 确认用户增长的核心杠杆/008
2.4 寻找用户增长的魔法数字/016
2.5 基于魔法数字设计用户增长策略/020
2.6 通过AB实验验证用户增长策略效果/029
第3章 用户增长6步法:方法、模型和概念/031
3.1 确认用户增长的北极星指标/032
3.2 认清合适的用户增长驱动模式/033
3.3 确认用户增长的核心杠杆/036
3.4 寻找用户增长的魔法数字/043
3.5 基于魔法数字设计用户增长策略/050
3.6 通过AB实验验证用户增长策略效果/056
第4章 用户增长6步法:我的创业增长实践/058
4.1 我的创业产品:AI快研侠/059
4.2 确定用户增长的北极星指标/060
4.3 认清合适的用户增长驱动模式/061
4.4 确认用户增长的核心杠杆/062
4.5 寻找用户增长的魔法数字/068
4.6 基于魔法数字设计用户增长策略/073
4.7 通过AB实验验证用户增长策略效果/085
4.8 对产品未来用户增长的思考/087
第5章 如何组建用户增长团队/090
5.1 用户增长也是一门“组织”管理的学问/090
5.2 科学地组建用户增长团队的重要性/090
5.3 大厂用户增长团队组织设计/092
5.4 如何合理地建设用户增长团队/094
第6章 如何“科学”地做一场AB实验/106
6.1 为什么要强调“科学”/106
6.2 AB实验的常见误区/107
6.3 如何科学地设计AB实验/108
6.4 科学设计AB实验有什么好处/114
6.5 AB实验中如何解决实验分流问题/115
6.6 并不是所有的产品和业务都需要AB实验/120
第7章 如何寻找用户第二增长曲线/124
7.1 为什么要寻找用户第二增长曲线/124
7.2 什么是用户第二增长曲线/126
7.3 用户第二增长曲线的行业案例/128
7.4 如何探索用户第二增长曲线/131
附录/136
后记/137
前言/序言
1. 一句话概括本书核心内容
回顾自己过去9年的用户增长工作经历,我总结出一套可复 用、可实操的用户增长方法论,用于解决未来可能遇到的用户增长 难题。
如果尝试用一句话来概括本书的内容,我想会是如上这样。作为一个曾在国内三家大厂任职的产品经理、 一个创业者,在用户增长领域工作9年以及历经几次创业之后,我有一个非常强烈的欲望—从过往的经验中总结出一套属于自己的、逻辑顺畅、体系完整、可以持续复用的用户增长方法论,让我在未来面对每一项产品的用户增长工作时都知道应该怎么做!
在本书中,“寻找杠杆”的思维贯穿用户增长探索的全过程,这也是我的用户增长思想的核心。我认为应该抛弃面面俱到的精细化思维,把资源集中在“关键杠杆”上,这也是我把这本书的书名定为“增长杠杆:探索用户增长的6步法”的原因。我将会在这本书中向读者介绍我对用户增长工作的一些思考。
2. 这本书的由来
2023年10月,我开启了本书的创作。当时我把自己关在深圳宝安518创意园的一家咖啡店里面,每天靠着两杯咖啡续命,用一个月的时间创作完成本书的核心内容。
写完之后,我把文章分享到微信公众号、知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等平台。非常荣幸的是,文章在分享当周就登上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官网头条。后来,我通过在各大厂工作的朋友得知,我的文章被前东家金山办公相关业务团队收录为内部学习材料,还被转载到阿里云内部学习社区中。
令人自豪的是,通过这篇文章我认识了很多在大厂里做用户增长工作的朋友,并获得了他们的认可。更加让我感动的是,有很多读者在看了我的文章之后,结合自己的业务,按照我提供的思路,设计出更符合他们自身情况的用户增长方案,并且还带着脑图和方案找我讨论和交流。还有很多正在求职的朋友,他们尝试用这套思路梳理自己的工作经历,用于求职和面试,并且成功地找到了工作,当他们兴奋地向我报喜时,我比他们更加开心和兴奋。
2024年9月,我非常荣幸地收到了清华大学出版社的邀请,编辑希望我能够将用户增长部分的内容出版成书,我非常乐意地接受了。当我系统梳理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我尝试重新思考用户增长这个问题。在过去一年里,我再次创业,做了一个属于我自己的AI产品“AI快研侠”,并且一直在创业项目中践行自己的用户增长方法论,以及实现产品的用户增长。一年之后再次回顾,我又有一些不一样的认知和收获,我想把这些内容总结到书中,在此非常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给我这个机会!
在2024年最后三个月里,我每天在处理创业项目相关工作之余, 都会抽出一两个小时重新梳理过去一年创作的内容,从中提取最重要的部分补充到本书中。在创作本书过程中, 我要特别感谢我的读者,他们真诚地给我提供了很多建议,告诉我很多我的文章带给他们帮助的故事,以及他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为我创作本书增加了不少灵感和素材!
3. 本书介绍
1) 我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1) 沉淀自己的用户增长方法论。当我遇到一个新产品,需要制定这个产品的用户增长策略时,有个问题一直困扰我:我能不能有逻辑、成体系地设计一个用户增长方案,而不是凭借各种案例和经验获得灵感?因为这种不成体系的做事方式会让人感觉不踏实,所以我觉得,我有必要总结一套用户增长方法论,用于指导我在工作中遇到的用户增长问题。
(2) 帮助那些同样致力于用户增长的朋友。 除了将这套方法论应用到自己的工作中,我也开始思考这套方法论对于那些资源有限的创业公司来说是否适用,能否帮助他们找到用户增长的方向。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我先后为三家中型企业提供用户增长方面的咨询服务,帮助这些企业梳理用户增长策略并跟进策略落地。在这段经历中,我感受到不少中小企业和创业公司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① 没有明确的用户增长策略。很多中小企业甚至连一份简单的产品用户增长方案都没有,也不知道怎么搭建有利于用户增长的企业组织,产品、运营、销售等团队各干各的,大部分人不知道应该把公司的资源集中在什么 方向上。
② 缺乏科学的决策。有些企业虽然有一个明确的方向,但是这个方向是几个管理者拍脑袋决定的,没有经过验证就直接向下传达,让执行层开始做事,他们其实也希望能够学习大厂做科学决策的方法。
③ 错误的做事和验证方法,得出错误的结论!有些企业制定了明确的策略,但是在落地执行的时候,他们采用了错误的做事和验证方法,用一些经不起考验的结果数据,得出了一些错误的结论,误导了大家,导致大家很快放弃继续尝试。我经常听到一些老员工说这个思路我们试过了,结论是不可行。如果拿出当初的数据看一看,可能会发现验证方法和结论都是不严谨的。
基于这些经历,我想尝试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写下来,希望能帮助更多的人和企业,可能目前我的认知水平还不够,但是我会竭尽所能让方法更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