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普鲁斯特先生》是根据法国文豪普鲁斯特晚年女管家塞莱丝特的回忆录改编的绘本,展现了塞莱丝特与普鲁斯特的生活细节和《追忆逝水年华》的创作历程。该回忆录在1973年出版后已成为关于普鲁斯特的重要著作,绘本版精选了文字并佐以精美图像,更显真切动人。
精彩书评
“自此人们可以从仆人的楼梯进入普鲁斯特之家了。”——安托万·孔帕尼翁(法国当代重要文学批评家)
“她伴随主人在那个结界中奋斗,见证《追忆逝水年华》这部伟大作品的完成。”——陈太乙(《追忆逝水年华》全新中译本译者)
塞莱丝特·阿尔巴雷的文字在马奈尔的绘画和梅耶的改编下得到了升华,没有别的词可以形容。千万不要错过,这是一部奇迹!
——巴黎言语书店
无限的乐趣,它美丽动人,悲伤而不可思议,甚至引人入胜,一句话:普鲁斯特式的。
——《巴黎竞赛画报》
精彩书摘
我怎能料到自己的婚姻会将我送到普鲁斯特先生身边呢?第一次见到他已经是距今60年前的事了,一切却仿佛昨日般历历在目。他会时不时地卧在床上跟我说:“我死了之后,您会时常想起小马塞尔的,因为您再也不会遇到像他那样的人了。”
现在我知道他说得没错,他说得总是都对。我再也没有离开他,无法停止想念他,也不曾拿任何人与他比较。
在一些失眠的夜里,我好像听到他在和我说话。
每当我的生活中遇到什么麻烦事,我就会问自己:
“如果他在这里,会给我什么建议呢?”
然后我就会听见他的声音:
“亲爱的塞莱丝特……”
我知道他会说什么。
普鲁斯特先生能感知到很多事情。我总对他说:“先生,您不仅是个巫师,还是个魔术师。”
而他会转向我,用深邃的、质询的目光望着我,以确认我是否是认真的。
“您真这么觉得吗,塞莱丝特?”
我想,在内心深处,他应该是很高兴听我这么说的。
——
我带着行李来到了奥斯曼大道。
普鲁斯特先生终于找到一个男仆,我记得他名叫厄内斯特(Ernest)。这位男仆是瑞典人,他自命不凡到了至少把自己当成瑞典国王的程度,或者就是上帝了。但他其实没做什么事情。慢慢地,我便了解了家中的事务和普鲁斯特先生的日常作息。我学会了在他休息或工作的时候保持安静,在他醒来前的下午和他出门后归来前的夜晚默默等待。
在这些年月里,他的房间几乎就是他全部的生活场景,也有点儿变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整个屋子的内部都铺着软木以便把噪音阻隔在外面。然后就是“他的”墙。床头后面立着一扇非常美丽的中国式样的屏风,除此之外都布置得很简单,在其他硕大的家具的映衬下,像是在宽敞的房间里留出了一方角落。
——
一天晚上,他神神秘秘地跟我说:
“塞莱丝特,我想给您看一个您从来没看见过的东西。”
他像拉着一个小姑娘那样牵着我的手把我领到了走廊尽头,那里有一扇很大的圆窗,窗外正是日落,余晖让海面如同火焰般燃烧着,红光闪耀。我望着眼前的风景感动不已,既因为这无与伦比的景致,也因为他的举动。
他说:
“看看这光影,多美啊!这景色总是能让我入迷。”
他用一种如痴如醉的语调讲出了这句话,深深地感染了我。
——
就在1914年九月的那个晚上,为了自己生命和创作的最后8年时光,他自愿地开启了隐居的生活。尽管我几乎什么都不会做,而且就像他说过的那样,一个年轻的女人单独陪在一个生病的男人身边也不太合乎情理。但我还是留在那里,和以往一样没有犹豫地随他一同走进了这样的生活,直到最后。
许多个夜晚缓缓流逝,我才明白普鲁斯特先生所追寻的,是置身于时间之外重返时间。时光不复存在,只有静默。他需要这样的寂静来回顾过去,只听到他想听的声音,那些留在他书中的声音。
而我呢,对这样的生活方式没有任何心理准备。
但很快地,我就适应了他的步调,融入了他生活的那个具体、独特的时间之中。在这个时间中没有时刻的概念。没过多久,时间的刻度和它运转的周期也被驱逐出了我的生活。
——
最复杂的就是咖啡。
尼古拉曾给我演示过,简直是一套仪式般的流程。普鲁斯特先生对饮品的品质非常讲究。首先,绝对不能选用科瑟莱(Corcellet)咖啡豆以外的咖啡品牌。而且必须要去 位于列维街(rue de Lévis)上烘培豆子的店铺里直接购买,这样才能保证新鲜优质,不失香气。接着,过滤器也必须是科瑟莱,绝对不可以换成其他品牌,连小托盘也得用科瑟莱的。为了得到普鲁斯特先生想要的浓咖啡,需要在过滤器中装满磨得很细的、压紧实的咖啡粉末,然后让水缓慢地流过,一滴一滴落下,在这个过程中,所有器具都要泡在热水里保温。
——
和其他事一样,洗漱也有一系列严格的程序。
我要负责所有的工作:
在炉子上隔水加热两锅热水,那个时代自来水并不常见,我们也只有厨房里有水龙头。
提前很久把贴身衣物、毛衣、衬裤、干净的衬衫放进炉子里烘暖,在普鲁斯特先生起床时,它们的温度应该刚刚好,和对水温的要求一样。
去莱克列克药房买刷牙用的牙粉,他总是用同一种,质地很白很细,是专门为他准备的。
在他梳洗的时候把一切准备妥当:水、衣物、毛巾,都要整齐摆放在恰当的位置,桌子上、椅子上或是触手可及的地方。
在盥洗台上叠放好二十几条细亚麻布毛巾。这些毛巾真是个大场面。他用每一条都擦一下,就换下一条。然后它们就都被送去拉维尼洗衣房清洗。他每次都会用很多条毛巾。真是太浪费了!
——
对于食物,他倒是不太挑剔。而且如他所说的那样,我根本不会做饭。通常我会去外面买,比如从拉鲁餐厅(chez Larue)。他的口味非常简单。我记得自己给他做过龙利鱼、鸡肉和薯条。他食量很小,但有时会在晚
目录
第一章
我看见一位绅士走进来
第二章
烟雾缭绕之中
第三章
您为什么不直接叫我塞莱丝特呢?
第四章
最后一次去卡堡度假
第五章
我定居在他的隐居生活中
第六章
他把自己囚禁在病痛中
第七章
有很多朋友,但没有友情
第八章
关于家庭
第九章
时间在催促着我,塞莱丝特
第十章
寻觅书中的人物
第十一章
他无法忘怀那些最初的爱
第十二章
塞莱丝特,我写得很顺利。
第十三章
最后的润色
第十四章
塞莱丝特,我写下了“完”
第十五章
我还能说些什么呢?
试读
我怎能料到自己的婚姻会将我送到普鲁斯特先生身边呢?第一次见到他已经是距今60年前的事了,一切却仿佛昨日般历历在目。他会时不时地卧在床上跟我说:“我死了之后,您会时常想起小马塞尔的,因为您再也不会遇到像他那样的人了。”
现在我知道他说得没错,他说得总是都对。我再也没有离开他,无法停止想念他,也不曾拿任何人与他比较。
在一些失眠的夜里,我好像听到他在和我说话。
每当我的生活中遇到什么麻烦事,我就会问自己:
“如果他在这里,会给我什么建议呢?”
然后我就会听见他的声音:
“亲爱的塞莱丝特……”
我知道他会说什么。
普鲁斯特先生能感知到很多事情。我总对他说:“先生,您不仅是个巫师,还是个魔术师。”
而他会转向我,用深邃的、质询的目光望着我,以确认我是否是认真的。
“您真这么觉得吗,塞莱丝特?”
我想,在内心深处,他应该是很高兴听我这么说的。
——
我带着行李来到了奥斯曼大道。
普鲁斯特先生终于找到一个男仆,我记得他名叫厄内斯特(Ernest)。这位男仆是瑞典人,他自命不凡到了至少把自己当成瑞典国王的程度,或者就是上帝了。但他其实没做什么事情。慢慢地,我便了解了家中的事务和普鲁斯特先生的日常作息。我学会了在他休息或工作的时候保持安静,在他醒来前的下午和他出门后归来前的夜晚默默等待。
在这些年月里,他的房间几乎就是他全部的生活场景,也有点儿变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整个屋子的内部都铺着软木以便把噪音阻隔在外面。然后就是“他的”墙。床头后面立着一扇非常美丽的中国式样的屏风,除此之外都布置得很简单,在其他硕大的家具的映衬下,像是在宽敞的房间里留出了一方角落。
——
一天晚上,他神神秘秘地跟我说:
“塞莱丝特,我想给您看一个您从来没看见过的东西。”
他像拉着一个小姑娘那样牵着我的手把我领到了走廊尽头,那里有一扇很大的圆窗,窗外正是日落,余晖让海面如同火焰般燃烧着,红光闪耀。我望着眼前的风景感动不已,既因为这无与伦比的景致,也因为他的举动。
他说:
“看看这光影,多美啊!这景色总是能让我入迷。”
他用一种如痴如醉的语调讲出了这句话,深深地感染了我。
——
就在1914年九月的那个晚上,为了自己生命和创作的最后8年时光,他自愿地开启了隐居的生活。尽管我几乎什么都不会做,而且就像他说过的那样,一个年轻的女人单独陪在一个生病的男人身边也不太合乎情理。但我还是留在那里,和以往一样没有犹豫地随他一同走进了这样的生活,直到最后。
许多个夜晚缓缓流逝,我才明白普鲁斯特先生所追寻的,是置身于时间之外重返时间。时光不复存在,只有静默。他需要这样的寂静来回顾过去,只听到他想听的声音,那些留在他书中的声音。
而我呢,对这样的生活方式没有任何心理准备。
但很快地,我就适应了他的步调,融入了他生活的那个具体、独特的时间之中。在这个时间中没有时刻的概念。没过多久,时间的刻度和它运转的周期也被驱逐出了我的生活。
——
最复杂的就是咖啡。
尼古拉曾给我演示过,简直是一套仪式般的流程。普鲁斯特先生对饮品的品质非常讲究。首先,绝对不能选用科瑟莱(Corcellet)咖啡豆以外的咖啡品牌。而且必须要去 位于列维街(rue de Lévis)上烘培豆子的店铺里直接购买,这样才能保证新鲜优质,不失香气。接着,过滤器也必须是科瑟莱,绝对不可以换成其他品牌,连小托盘也得用科瑟莱的。为了得到普鲁斯特先生想要的浓咖啡,需要在过滤器中装满磨得很细的、压紧实的咖啡粉末,然后让水缓慢地流过,一滴一滴落下,在这个过程中,所有器具都要泡在热水里保温。
——
和其他事一样,洗漱也有一系列严格的程序。
我要负责所有的工作:
在炉子上隔水加热两锅热水,那个时代自来水并不常见,我们也只有厨房里有水龙头。
提前很久把贴身衣物、毛衣、衬裤、干净的衬衫放进炉子里烘暖,在普鲁斯特先生起床时,它们的温度应该刚刚好,和对水温的要求一样。
去莱克列克药房买刷牙用的牙粉,他总是用同一种,质地很白很细,是专门为他准备的。
在他梳洗的时候把一切准备妥当:水、衣物、毛巾,都要整齐摆放在恰当的位置,桌子上、椅子上或是触手可及的地方。
在盥洗台上叠放好二十几条细亚麻布毛巾。这些毛巾真是个大场面。他用每一条都擦一下,就换下一条。然后它们就都被送去拉维尼洗衣房清洗。他每次都会用很多条毛巾。真是太浪费了!
——
对于食物,他倒是不太挑剔。而且如他所说的那样,我根本不会做饭。通常我会去外面买,比如从拉鲁餐厅(chez Larue)。他的口味非常简单。我记得自己给他做过龙利鱼、鸡肉和薯条。他食量很小,但有时会在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