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1931年,日本731部队在华建立细菌战基地,以活人进行实验,犯下罄竹难书的反人类暴行。1941年沈阳盟军战俘营成为关押美、英等国战俘的牢笼,超1500名战俘遭受非人的虐待。1943年,日军对千余名盟军战俘实施神秘的“医学检查”,实际上是对西方战俘进行细菌武器实验。这些鲜为人知的战争罪行,由于美国与731部队高层的秘密交易,被历史掩盖,成为“秘密中的秘密”。马克·费尔顿博士抽丝剥茧,集腋成裘,结合多国学者的研究成果,用充足的证据证明了日军的“恶魔医生”将西方战俘作为“活体豚鼠”的黑暗历史,本书不仅是对日军暴行的血泪控诉,更是一场叩问人性与伦理的历史审判。
精彩书评
马克·费尔顿是英国著名的研究二战日军暴行的历史学家。他从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造址陈列馆、英国陆军博物馆、伦敦帝国战争博物馆发掘了大量史料,揭露了日军强迫西方战俘从事劳役,并在西方战俘身上进行细菌武器实验的战争暴行。军国主义的残暴,值得世人警醒。
——辽宁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教授 王铁军
在奉天战俘营,日本军医在宪兵的协助下,秘密地在白人战俘身上进行了细菌武器实验。日军迫切地希望了解细菌武器在其主要的对手——以白人为主的英美列强的士兵身上的效果。作者揭露日军在西方战俘身上进行细菌武器实验的罪恶事实,是本书最大的历史贡献!
——西安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袁文伟
日本731细菌部队是“魔鬼部队”。日军大量使用中国人,少量使用俄罗斯人进行人体实验。本书揭露了在日军控制的奉天战俘营中,日军还秘率对西方战俘进行了罪恶的人体实验。惨无人道、毫无底线的日本帝国主义是全人类的公敌!
——外交学院英语系主任、教授 冉继军
近年来,随着社会各界的努力,关于日本侵华细菌战的历史构图愈加完整。本书给我们提供了另一个视角——细菌实验的对象也包括大军西方国家的白人战俘和平民。此外,书中引用的大量口述证言,对于中国研究者而言,实为难得的史料。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萌
本书作者用严谨、理性、精确的语言,揭露了日本731细菌部队用西方国家战俘和平民进行人体实验的残暴罪行。作者将这一罪恶聚焦在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东北建立的规模最大的战俘营——奉天战俘营之上,这一罪恶事实在国内鲜为人知。
——北华大学东亚历史与文献研究中心教授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 赵文锋
目录
丛书总序一 再塑从全球视野揭露日本罪行的“典范之作”
丛书总序二 全球视野下的日本远东战争罪行研究方兴未艾
序 言 揭开七三一部队与沈阳盟军战俘营关系真相
致 谢
引 言
第一章 死亡之种
第二章 东方巴黎
第三章 血腥收割
第四章 战俘营
第五章 强迫劳动
第六章 小白鼠们
第七章 纸上推理
第八章 弗拉明戈
第九章 自食恶果
第十章 “PX行动”
第十一章 暗收渔利
结 论
附 录
译者后记
译者介绍
出版说明
前言/序言
揭开七三一部队与沈阳盟军战俘营关系真相
1931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随即侵占了中国东北地区。1933年,日本违背《日内瓦议定书》在哈尔滨秘密设立了“满洲”第七三一部队(亦称“石井部队”),公开身份是“关东军防疫给水部”,其实质是根据天皇敕令设立的用来进行细菌实验和发动细菌战的特种部队,是日本策划、组织和实施细菌战的大本营,是细菌武器研究、实验和生产的军事基地,是准备和发动细菌战争的策源地。
七三一部队组织机构庞大,下设八个部门和五个支部,共有4500人,七三一部队违反国际法则和人道主义秘密实施了大规模人体实验、动植物实验和毒气实验,强制使用大量中国人、苏联人、蒙古人和朝鲜人作为受试者进行了惨无人道的细菌感染、冻伤和活体解剖实验,研制了鼠疫、霍乱、炭疽、鼻疽等至少50余种细菌战剂,以七三一部队为罪魁的日本细菌战给中国人民带来了重大灾难和严重危害。
1941年,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海军基地,挑起了太平洋战争。美、英等盟国由于准备不足,在初期太平洋战场上损失惨重,致使大量盟军官兵被日军俘虏。而随着战线的不断延伸,日本方面战争资源及劳动力明显不足,于是日本制定了“以战养战”的国策。在此背景下,日军将盟军战俘运往本国及各占领地,驱使他们劳役。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亦称“奉天俘虏收容所”)是日军在二战期间唯一一座专门为关押战俘而修建的规模庞大的战俘营,从1942年11月11日至1945年8月20日,这里先后关押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荷兰、新西兰和新加坡等盟国战俘,总数保持在1500人左右,其中美军战俘占85%。沈阳盟军战俘营是日本军国主义无视人权、虐杀战俘的实物罪证,是中国人民同盟军官兵并肩作战反法西斯侵略的重要见证。
1943 年2月,七三一部队曾奉命对沈阳盟军战俘营1000多名战俘进行过极为特殊且隐秘的“医学检查”。这段历史于战后分别以战俘日记、老兵证言等方式被陆续零星公布出来。近年来,伴随着新资料的不断发现、挖掘与整理,这段历史受到了中国和日本方面相关学者的广泛关注,相关的考证和研究成果陆续发表,逐渐接近历史真相。加强对七三一部队在盟军战俘营进行医学战争犯罪还原,是剖析日本军国主义侵略历史的必要之举,亦为反思战争与人性、医学与伦理问题提供了历史依据。然而,在若干研究成果中,专题论文居多,或是在著作类成果中以专门章节形式予以呈现,总体上缺乏系统专门研究的著作类成果。英国学者马克·费尔顿于2012年出版的《恶魔医生:日军对盟军战俘的人体实验》一书,则是国内外难得一见的立足于档案、史料、口述、证言基础上,抽丝剥茧,循序渐进地从不同角度集中揭露七三一部队在沈阳盟军战俘营对战俘实施隐秘“细菌实验”的代表性著作成果。
七三一部队人体实验在战争中处于绝密行为,其战后又在冷战背景下被美国包庇免于战争审判从而隐匿于日本社会。七三一部队史实具有战时绝密性、败退管控性、战后回避性及国际博弈性的特点。七三一部队与沈阳盟军战俘营之间的联系由于涉及“活着”的第三国,尤其是欧美国家“受试者”,其战时的实际操作会更为隐秘,成为“秘密中的秘密”。联系到战后美国包庇七三一部队窃取“实验成果”的行为,可以推测,当时美军上层可能默认了战俘被作为“受试者”的行为,基于国家利益需要,从而掩盖了细菌实验的事实真相。时至今日,核心档案即直接性证据的缺失,导致“沈阳盟军战俘营的欧美国家战俘是七三一部队细菌实验受试者”的结论存在学术争议。正如作者在书中指出“并没有一份独立的文件证据确凿无疑地证明,关押在奉天战俘营的盟军战俘是日军七三一部队邪恶的医学试验的受害者”。
从学术创新来看,历史研究的创新重在新史料、新视角和新观点。本书虽然在史料运用上不算新颖,基本上采用了目前学界已经掌握公开的资料,大量运用了《西蒙德·施赖纳秘密日记》《罗伯特·皮蒂少校日记》等私人档案,重点参考了琳达·高兹·霍尔姆斯《有失正义的致富之路:日本公司是如何利用美国战俘累积战后财富的》、谢尔顿·H. 哈里斯《死亡工厂:1944-1945日本生物战及美国的遮掩》、丹尼尔·巴伦布莱特《人性的瘟疫:轴心国日本发动细菌战的种族灭绝式秘密行径》等欧美学界揭露侵华日军战争犯罪的代表性成果,但是作者在研究视角上却另辟蹊径,把研究线索主要建立在逻辑学基础上,将现存证据置于一处并通过缜密分析,以符合逻辑的线性顺序予以梳理,从而获得结论依据。正如作者指出“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消息源中提供了佐证。他们所说的时间、地点综合起来,无不暗示着奉天战俘营内实施了人体实验这件事千真万确,盟军战俘是日军秘密试验项目的受害者千真万确。不假思索地否定这些证据是对历史的不负责,也是极端短视的行为”。本书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具有较高的参考和研究价值,值得国内从事细菌战问题研究甚至抗日战争研究的同仁借鉴与学习。
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