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以国内外枯竭油气藏型天然气地下储气库及其失效事故案例为基础,结合完整性管理技术的核心原理和关键方法,深入探讨了储气库从设计到建设、运营再到废弃的全生命周期地面设施完整性管理技术,并介绍了地面设施检测、监测技术等用以提高完整性管理水平的软、硬件技术手段,旨在为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师生、储气库运营管理者以及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本全面可靠的参考书籍,使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管理技术,提高储气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目录
1 储气库概述
1.1 储气库建设发展史 1
1.2 美国储气库 3
1.3 加拿大储气库 9
1.4 欧洲储气库 10
1.5 俄罗斯储气库 17
1.6 中国储气库 19
参考文献 26
2 地下储气库事故统计与分析
2.1 储气库失效原因 30
2.2 储气库失效概率 34
2.3 储气库失效后果 36
参考文献 38
3 储气库全生命周期完整性管理及评价标准
3.1 储气库完整性管理的提出与发展 39
3.2 储气库不同对象的完整性管理体系 40
3.2.1 储气库地质体完整性管理体系 40
3.2.2 储气库注采井完整性管理体系 41
3.2.3 储气库地面设施完整性管理体系 41
3.3 枯竭油气藏型地下储气库完整性管理体系 43
3.3.1 设计完整性标准 43
3.3.2 建设完整性标准 44
3.3.3 运行完整性标准 45
3.3.4 老井及储层废弃依据 46
3.3.5 老井废弃封堵流程 48
3.4 枯竭油气藏型地下储气库完整性评价标准 50
3.4.1 国外完整性评价标准 50
3.4.2 国内完整性评价标准 53
3.4.3 国内外完整性评价标准比较 56
参考文献 57
4 枯竭油气藏型地下储气库地面设施风险评价方法
4.1 地面静设备风险评价方法 60
4.1.1 基于风险的检验及其评价标准 60
4.1.2 国内外油气站场风险评价软件 63
4.1.3 储气库站场静设备风险评价流程 65
4.2 地面动设备风险评价方法 69
4.2.1 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及其评价标准 69
4.2.2 储气库站场动设备风险评价流程 76
参考文献 82
5 储气库地面设施检测、监测技术
5.1 厚壁管道内检测技术 84
5.1.1 折射横波检测法 85
5.1.2 斜射纵波检测法 85
5.1.3 变形横波检测法 86
5.1.4 折射横波与变形横波检测法的比较 87
5.2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技术 88
5.3 压缩机组状态监测技术 90
5.3.1 离心式压缩机状态监测技术 91
5.3.2 往复式压缩机状态监测技术 96
参考文献 101
附录A 国外储气库相关信息
附表A.1 美国 104
附表A.2 加拿大 123
附录B 储气库事故记录B.1 枯竭油气藏型储气库事故 126
B.1.1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Fairfax和Belmont,1985年、1989年、1999年、2001年 126
B.1.2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Montebello,20世纪90年代 127
B.1.3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Playa del Rey储气库,2003年 127
B.1.4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East Whittier,20世纪70年代 129
B.1.5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El Segundo,20世纪70年代 129
B.1.6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Castaic Hills和Honor Rancho储气库 130
B.1.7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McDonald,1974年、1993年 130
B.1.8 美国伊利诺伊州,UGS设施,1997年 131
B.1.9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Epps储气库 131
B.1.10 英国北海南部,Rough储气库,2006年 132
B.1.11 美国科罗拉多州,Fort Morgan,2006年 132
B.1.12 德国巴伐利亚州,Breitbrunn/Eggstatt 储气库,2003年 133
B.1.13 美国得克萨斯州,Bammel油田;英国南约克郡,Hatfield Moors气田 133
B.1.14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Aliso峡谷储气库,2015年 134
B.1.15 美国宾西法尼亚州,Rager Mountain储气库,2022年 138
B.1.16 欧洲,Bilche-Volitz储气库,2024年 138
B.2 欧洲的盐穴型储气库事故 139
B.2.1 民主德国,Teutschenthal,1988年 139
B.2.2 法国,Tersanne,1979年 140
B.2.3 联邦德国,Kiel,1967年 140
B.2.4 法国,Viriat,1986年 140
B.2.5 德国,Epe储气库,2014年 141
B.3 美国和加拿大的盐穴型储气库事故 142
B.3.1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Eminence,1970年、2004年、2010年、2011年 142
B.3.2 美国密西西比州,Petal City,1974年 143
B.3.3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West Hackberry,1978年 143
B.3.4 美国得克萨斯州,Mont Belvieu,1980年 144
B.3.5 美国密西西比州,Salt Dome Storage Field,20世纪80年代 145
B.3.6 美国得克萨斯州,Mineola,1993年 145
B.3.7 美国得克萨斯州,Brenham,1992年 146
B.3.8 美国得克萨斯州,Stratton Ridge,20世纪90年代 147
B.3.9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Magnolia,2003年 147
B.3.10 美国得克萨斯州,Moss Bluff,2004年 148
B.3.11 美国得克萨斯州,Odessa,2004年 149
B.3.12 美国堪萨斯州,Hutchinson-aka Yaggy,2001年 149
B.3.13 美国俄克拉何马州,Elk City,1973年 152
B.3.14 美国亚利桑那州,Salt Block Storage Well,Goodyear 154
B.3.15 加拿大阿尔伯塔省,Fort Saskatchewan,2001年
前言/序言
在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天然气作为清洁高效的能源,其战略地位日益凸显。随着全球能源消费结构的不断优化,天然气的储存与调峰成为保障能源供应安全、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关键环节。枯竭油气藏型地下储气库,凭借其成本低、容量大、安全性高等优势,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广泛采用的天然气储存方式。然而,受储气库使用年限增加、地质条件变化等因素影响,储气库失效事故也时有发生,甚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乃至人员伤亡。因此,实现对储气库全生命周期的完整性管理,保证其安全、高效运行,成为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
在此背景之下,本书总结梳理了国内外在枯竭油气藏型储气库全生命周期内的安全管理标准与实践经验,结合翔实的失效事故案例分析,系统阐述了完整性管理技术的核心原理和关键方法。全书不仅涵盖从设计、建设、运营至废弃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还详细介绍了地面设施检测、监测技术的最新进展,包括先进的监测设备、智能分析软件以及大数据分析等软、硬件技术手段,为枯竭油气藏型储气库的完整性管理提供了全面、深入的指导。
在此,笔者要特别感谢海关总署科技项目(项目编号:2022HK077)和昆明海关科技项目(项目编号:2023KM010)对本书出版的支持和资助。上述项目是编者主持的基金项目,本书是两个项目的阶段性成果。同时,西南石油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经费也对本书的出版给予了资助,对此深表感谢。还要特别感谢沈定金、牟磊在第1章和第2章编写过程中所做的贡献,他们完成的数据统计和因素分析工作为本书的开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也要衷心感谢杜明峡、邢先锋、柳金豆对全书内容的精心校订,确保了本书内容的准确性。
笔者相信,本书的出版,将为从事天然气储存与调峰工作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提供一本实用的参考书。笔者同时期待本书的出版能够激发更多关于储气库完整性管理技术的研究与探讨,共同推动这一领域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吴瑕,刘汗青
2024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