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4+1模型:用投资的思维管理库存》通过独特的“4+1模型”框架,系统地探讨了库存管理的核心理念、方法与实践。书中的“4+1模型”指的是库存管理的四项核心指标(财务指标、客户指标、流程指标、学习与成长指标)以及一条贯穿始终的战略线,旨在帮助企业以投资的思维优化库存管理,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与风险控制。
在绪论部分,作者首先厘清了库存的基本概念,并从投资的角度分析了库存管理的财务指标,如库存的投资回报、周转率和呆滞率。通过平衡计分卡的视角,作者进一步将库存管理的指标扩展至客户、流程和学习与成长维度,构建了一个全面的指标体系。
指标篇详细阐述了库存管理的四大类指标:财务指标、客户指标、流程指标和学习与成长指标。其中,财务指标聚焦于库存的资产效率与安全,客户指标关注需求满足与供应链响应,流程指标强调发货准确率、备货与订货提前期,而学习与成长指标则关注员工满意度、保持率及供应链人效。
实战篇则通过“五条实战路线”,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战略线探讨了定制库存、新品库存、长尾库存、退货库存和投机库存的管理策略;时间线分析了如何平衡及时交付与提前期优化;空间线提出了原创的库存控制实战模型,涵盖需求预测、安全库存、订货、缺货预警与呆滞管理;执行线从广义订货到狭义订货,详细解析了库存管理的执行细节;绩效线则从组织、团队到个人,构建了完整的绩效管理体系。
通过书中引用的多个实际案例,作者展示了库存管理在企业战略、客户关系、流程优化和绩效考核中的重要作用。无论是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信任库存策略,还是功能性食品企业的随机缺货筛选客户,都体现了库存管理的灵活性与战略意义。
总之,《4+1模型:用投资的思维管理库存》不仅为企业提供了库存管理的理论框架,还通过实用的模型与案例,为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优化库存管理、提升运营效率提供了有用的指导。
目录
第0章 绪论 1
0.1 到底什么是库存 1
0.2 投资思维下,库存管理的财务指标 4
0.3 平衡计分卡 6
0.4 库存管理的客户、流程、学习与成长指标 9
0.5 库存管理的五条路线 11
0.6 库存管理的三项支撑 15
指标篇 库存管理的平衡指标
第1章 库存管理的财务指标 18
1.1 对齐战略的财务指标:库存的投资回报 18
1.2 体现资产效率的财务指标:库存周转率 28
1.3 衡量库存自身安全的财务指标:库存呆滞率 35
第2章 库存管理的客户指标 40
2.1 满足承诺需求的客户指标:及时交付率 40
2.2 满足原始需求的客户指标:订单完成提前期. 50
2.3 应对加急的客户指标:供应链响应时间 56
第3章 库存管理的流程指标 60
3.1 为什么选择发货准确率、备货提前期和订货提前期 60
3.2 直面客户的流程指标:发货准确率 63
3.3 给客户安全感的流程指标:备货提前期 69
3.4 构成企业竞争力的流程指标:订货提前期 75
第4章 库存的学习与成长指标 80
4.1 “被玩坏了”的学习与成长指标:员工满意度 80
4.2 “必然选择”的学习与成长指标:员工保持率 87
4.3 “先定目的”的学习与成长指标:供应链人效 92
实战篇 库存管理的五条实战路线
第5章 战略线:库存管理的五个战略 98
5.1 定制库存战略:定制库存的四个策略 101
5.2 新品库存战略:新品库存的七个方法 105
5.3 长尾库存战略:长尾库存的取舍之道 109
5.4 退货库存战略:轻松退货与退货矩阵 114
5.5 投机库存战略:库存投机决策矩阵 118
第6章 时间线:及时交付平衡等式 125
6.1 及时交付平衡等式 125
6.2 如何延长客户交货提前期 127
6.3 如何缩短采购提前期 130
6.4 如何缩短生产提前期 140
6.5 如何缩短物流提前期 144
第7章 空间线:库存控制实战模型 148
7.1 许栩原创库存控制实战模型 148
7.2 库存控制的起点:需求预测 152
7.3 库存控制的事前应对:安全库存 160
7.4 库存控制的执行:订货 164
7.5 库存控制的事中跟踪1:缺货预警 170
7.6 库存控制的事中跟踪2:呆滞预警 176
7.7 库存控制的事后处理:呆滞管理 180
第8章 执行线:从广义订货到狭义订货 186
8.1 广义订货与狭义订货 186
8.2 广义订货的思路与方法 189
8.3 狭义订货的思路与方法 202
第9章 绩效线:从组织、到团队、再到个人 212
9.1 为什么要从组织、到团队、再到个人 212
9.2 库存管理的共同目标 214
9.3 供应链奖金分配方案 220
后记 227
参考文献 229
前言/序言
序
第一次见到许栩,谈到库存管理的时候,我问了他一个底层问题:“为什么要管理库存?”
许栩说:“为了以合理的库存,满足客户需求……所谓合理,是指质量符合要求,数量不多不少,时间不早不晚……”
我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金财有一个客户,在江西的一个农业县,做农产品加工,公司的主要原料是向当地(周边县)的农户收购。
这家公司度过艰辛的创业期后,业务快速发展,但马上面临一个大问题,原料跟不上。原料跟不上的原因,倒不是农户的产能不够,而是很多农户不愿意种植,怕他们到时不收购,或怕他们厂子关门……合同写得再清楚农户也不相信,毕竟这些年来,农户们经历过一些违约的事……
因公司在快速发展,到处缺钱,不太可能给农户预付,怎么办呢?公司老板汪总出手解决了这个农户的信任问题。
汪总怎么做的呢?说起来很简单,就两招。
第一,用大白话写合同,公司的责任农户一看就懂。
第二,挤出资金,做成品库存,将公司2000多平方米的仓库放满,并持续放满,只要发货,就补充库存。同时,在仓库设一条参观走廊,允许农户随时进入走廊参观。
因为持续的高库存,占用了他们本就紧张的资金,让财务非常被动。也因为持续的高库存,几乎每月都有3万~5万元的呆滞成品报废,让仓库非常被动。但是,不得不承认,这两招下来,农户的信任感慢慢建立了,基本上解决了原料跟不上的问题。
故事讲完,我问许栩,你觉得这家公司的库存管理成功吗?
许栩一时没回答,我给他讲了另一个故事。
金财有个北京的客户,做大健康赛道的,主打十几款功能性食品。产品上市后,因为质量非常不错,口碑也好,订单络绎不绝。
但当公司产品稳定,订单稳步上升时,问题来了。销售人员发现,缺货情况越来越严重,最后达到当客户下单后,几乎超过50%的订单会缺货,需要销售人员联系客户,道歉、退款或改单,当然,还有一部分要赔偿。
产品稳定,订单上升,他们的缺货为什么越来越严重?是库存管理一团糟吗?
一开始我也这样认为,但和他们老板交流后,发现根本不是库存管理的事。
老板说:“我们的功能食品销量确实不错,但由于价格不高,客户群体偏小,未来几乎一眼看到头。所以,年底战略规划时,我们确定了一个战略方向——做大健康咨询。对功能性食品来说,目前我们的客户群体偏小,但对于大健康咨询,这是一个庞大的流量入口。而因咨询的特性,过程的不确定性太大,我们需要在这个客户群体中进一步筛选。于是,在战略方向确定后,我们商讨出一个策略,以随机缺货的方式,筛选我们的目标客户。也就是说,缺货后,我们联系客户,首先道歉,其次,提出两个解决方案,退款或改单,给他发另一款产品。只要接受改单的,就是我们大健康咨询的目标客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