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梁启超传》(插图本)是著名历史学家、梁启超得意门生吴其昌为先师梁启超撰写的传记,也是吴启昌的呕血镂心之作和绝笔之作。全书贯穿了梁启超整个青年时期,涉及从梁启超出生到戊戌变法失败的中国历史,再现了梁启超面临的时代困局与突围之路。写法上作者秉承了梁启超著所开创的传记章法:“以一个伟大人物对于时代有特殊关系者为中心,将周围关系事实归纳其中,横的竖的,网罗无遗。”因而从某种程度上说,本书也是一部别致的“中国近代史”。
《梁启超传》(插图本)大量使用早期西方摄影师的珍贵罕见老照片,再现梁启超生活的晚清时代的社会图景和社会生活。
本书收录了梁启超的自述及其朋友的回忆文章,以及梁启超的生平大事记。
精彩书评
梁任公为吾国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吾国之思想界。十五年来,吾国人士所以稍知民族思想主义及世界大势者,皆梁氏之赐,此百喙所不能诬也。
——胡适
他(梁启超)负戴着时代的使命,标榜自由思想而与封建的残垒作战。在他那新兴气锐的言论之前,差不多所有的旧思想、旧风气都好像狂风中的败叶,完全失掉了它的精彩。二十年前的青少年——换句话说,就是当时有产阶级的子弟——无论是赞成或反对,可以说没有一个没有受过他的思想或文字的洗礼的。
——郭沫若
知我罪我,让天下后世评说,我梁启超就是这样一个人而已。——梁启超
精彩书摘
孟子说“知人论世”,我们要知道一个人全部的事业,了解他全部的心境,欣赏他全部的风度,认识他全部的学问,然后才能公正地评判他生平的价值。所以我们要做这个人的传记,必须暂时把我的神魂,钻入这个人的时代,并立于这个人的环境,透视了这个人的情绪、性格,然后能做亲切有味的描写,客观无私的综述,并且才可成功一部鲜活的信史。
中国这一百年来(一八四二——一九四三)的命运,真正是从乐土跌入了地狱,又从地狱爬回到乐土,一个四千年历史上从未有的大转折期。在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虽然内部已经空虚,但外表承乾嘉余荫,还是金光灿烨!《南京条约》以后,绑上第一条枷锁! 割了第一块骨肉! 以后一条一条地绑上无量数的枷锁;一块一块地割了无量数的骨肉! 受着这样“凌迟”的惨刑,简直堕入地狱的底层,最惨痛苦楚的时期,正在这一百年的中间。自甲午(一八九四)中日之战,至庚子(一九〇〇)联军之役,那时瓜分的酷刑,已为全世界所宣判定了。稍有血性的国民, 都想蹈东海而自杀; 陈天华就是著名的代表之一。梁启超,正是生长在这个最黑暗地狱底层的有血有泪有志气的一位满身创伤的青年。他也屡次想跳海而死,但他坚决地相信中国必然不亡,并且断然复兴,所以他在全然无望之中,挣扎奋斗。但是,可怜他到死,始终不见义师统一中华。他是在黑暗地狱中过了一生的“盲鱼”!虽然他的心是不盲的。别人我不知道,使我而处在梁氏的时代,我恐怕要终日恸哭呕血而死了。
目录
第一章 一世纪来中国之命运——从鸦片战争至梁氏诞生的前夕
第一节 绪说
第二节 梁氏生前中国一般的惨况
第三 节梁氏生前中国一般的教育状况
第四 节梁氏后来对于祖国命运的影响
第二章 亡国景象与维新初潮——从梁氏诞生至戊戌政变
第五节 综叙
第六节 亡国现象的种种——梁氏生后的中国惨况
第七节 梁氏幼年的家庭生活及家乡环境
第八节 康梁会接——关于思想、学术、政治的渊源
第九节 梁氏独立事业的开始
第三章 维新的失败与革命的成功——自戊戌变法至梁氏亡命
第十节 促成戊戌变法的原因
第十一节 戊戌政变史剧的绘影
四三 痛哭流涕时代的最后请愿
第十二节 政变失败原因的解析
附录一 梁启超自述及朋友、学生回忆
附录二 梁启超生平大事
试读
孟子说“知人论世”,我们要知道一个人全部的事业,了解他全部的心境,欣赏他全部的风度,认识他全部的学问,然后才能公正地评判他生平的价值。所以我们要做这个人的传记,必须暂时把我的神魂,钻入这个人的时代,并立于这个人的环境,透视了这个人的情绪、性格,然后能做亲切有味的描写,客观无私的综述,并且才可成功一部鲜活的信史。
中国这一百年来(一八四二——一九四三)的命运,真正是从乐土跌入了地狱,又从地狱爬回到乐土,一个四千年历史上从未有的大转折期。在道光二十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虽然内部已经空虚,但外表承乾嘉余荫,还是金光灿烨!《南京条约》以后,绑上第一条枷锁! 割了第一块骨肉! 以后一条一条地绑上无量数的枷锁;一块一块地割了无量数的骨肉! 受着这样“凌迟”的惨刑,简直堕入地狱的底层,最惨痛苦楚的时期,正在这一百年的中间。自甲午(一八九四)中日之战,至庚子(一九〇〇)联军之役,那时瓜分的酷刑,已为全世界所宣判定了。稍有血性的国民, 都想蹈东海而自杀; 陈天华就是著名的代表之一。梁启超,正是生长在这个最黑暗地狱底层的有血有泪有志气的一位满身创伤的青年。他也屡次想跳海而死,但他坚决地相信中国必然不亡,并且断然复兴,所以他在全然无望之中,挣扎奋斗。但是,可怜他到死,始终不见义师统一中华。他是在黑暗地狱中过了一生的“盲鱼”!虽然他的心是不盲的。别人我不知道,使我而处在梁氏的时代,我恐怕要终日恸哭呕血而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