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目录
第一章 漫谈系统思维
第一节 什么是系统思维
第二节 为什么说系统思维是迄今为止最高级的思维
一、系统思维在哲学上体现认知优势
二、系统思维在起源上面向复杂难题
三、系统思维在应用中具有独特价值
第三节 系统思维的主要内容
一、系统思维中的思想部分
二、系统思维中的理论部分
三、系统思维中的方法论部分
四、系统思维中的方法部分
第四节 典型系统思维案例
一、孙子兵法
二、中医与军事系统工程
三、五行学说
四、道与复杂性
五、装备系统工程
六、装备供应工程
七、北斗通信系统轨道设计
八、CCISR 系统
九、数字孪生及其军事应用
第二章 漫谈系统思想
第一节 整体性思想
一、还原主义的危机
二、线性思维的陷阱
三、功能涌现的系统
四、整体思维的爆发
五、体系思维的得失
第二节 目的性思想
一、看主要目的:高炮不能打下更多的飞机,是否划算
二、重适应环境:四渡赤水的顺势而为
三、忌偏离实际:德国 “巴巴罗萨” 行动失败
第三节 层次性思想
一、软件系统开发分层架构
二、年度训练工作重点之变
三、导弹防御体系构建思考
四、弹药消耗预计层次划分
第四节 相关性思想
一、系统内要素相关:防空导弹的作用机理
二、系统与环境相关:错综复杂的阿富汗战争
三、相关性思想应用:朝鲜半岛核问题
第五节 相似性思想
一、局部和整体的相似性:理解事物的钥匙
二、未来和过去的相似性:古代围城战术和现代混合战争
三、不同系统间的相似性:多军种联合演习中的互操作性挑战
第六节 环境适应性思想
一、信息时代的适应性:高新装备 “牛” 在哪里
二、战略环境的适应性:抗日战争快不得,解放战争拖不得,抗美援朝急不得
第七节 动态性和稳定性思想
一、系统的动态性:军事转型一直在持续
二、系统的稳定性:人民军队忠于党
第三章 漫谈系统理论
第一节 系统思维由思想到科学
一、系统原理之一:战斗力强不强,组元是基础
二、系统原理之二:组元都一样,还要看结构
三、系统原理之三:系统之人理,运行作用起
四、信息原理之一:从空域看信息对系统组织化程度的影响
五、信息原理之二:从 CCISR 的兵力倍增器作用发挥看有序度
六、信息原理之三:联合作战在有序度提升上的新挑战
七、信息冗余:战争信息传输策略
八、试探控制:巴以冲突中的试探攻击战术
九、调节机制:前馈与反馈控制在军事行动中的应用
第二节 系统思维由理论到阐释
一、耗散结构理论:保持跨代优势的策略
二、协同学:提高协同能力
三、突变论:战争中的溃败现象
第三节 系统思维由一般到复杂
一、蝴蝶效应
二、自组织理论
三、分形理论:概念及军事应用
四、混沌理论:李奇微接替麦克阿瑟对抗援朝战争的影响
五、马赛克战争:复杂适应系统的应用
六、复杂网络:小世界模型与情报传输网络
七、组元更新: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冲突中无人机的运用
第四章 漫谈系统方法论
第一节 概述
一、方法论分类
二、硬系统与软系统
三、系统方法论的特征
第二节 干就完了:面向性能的方法论
一、最直接的方法论就是分解
二、战略、战役和战术层面的问题划分
三、不同装备全寿命周期阶段考虑问题的层次性
四、运筹学方法论
五、硬系统方法论
第三节 找准定向:面向目标的方法论
一、切克兰德方法论
二、旋进原则方法论
三、隐喻方法论
第四节 找准途径:面向创新的方法论
一、后现代系统思考
二、TRIZ 理论
三、后现代主义方法论
四、西那雅卡那系统方法论
第五节 复杂问题:面向综合的方法论
一、钱学森综合集成方法论
二、全面系统干预(TSI)方法论
三、WSR 方法论
四、六顶思考帽思维工具
第六节 立场不一:面向协调的方法论
一、如何进行利益协调
二、批判系统启发法
三、SAST 基本假设表面化与检验
四、交互式规划
五、团组协整
第五章 漫谈系统方法
第一节 怎么认识
一、认识功能
二、认识环境:榆树抵御匈奴的环境改造
三、认识战略:结硬寨、打呆仗的以拙胜巧
四、认识结构:信息支援部队成立
五、认识执行
六、两全思想:全系统全寿命装备维修管理思想
七、定量思维
第二节 怎么评价
一、分清评价目的:方案排序还是达标判断
二、注意评价效应:积极作用还是消极影响
三、不可公度问题:产生原因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