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冯唐讲资治通鉴系列”扛鼎之作。战略管理专家冯唐写给每个人在迷茫时代下的战略心法!
冯唐研读40年的经世哲学巅峰《资治通鉴》,与自己在麦肯锡、华润、中信的管理实战经验相融合,提炼出一套人人读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成事实操指南”。
在史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打深一层,讲透1300多年的人性智慧,拆解“大势”的底层逻辑,剖析普通人如何通过洞察趋势、借势发力,主动谋划,在复杂环境中实现跨越式人生进阶。
新书用《资治通鉴·汉纪》中精准决策的案例,以及冯唐成事学经典实战经验,论古今成事之道,帮助大家识别无用之仗、不打无准备之仗,从被动适应转向主动掌握命运。顺势而为、借势而起、谋势而动。
写给所有想要跳出圈层思维、提升精准决策能力、找到个人增长新曲线的人。在不确定的时代,不拼蛮力,只谋大势!
精彩书摘
垓下之围:
赢了好胜心,失了成事之道
刘邦、项羽曾经有过一次短暂的议和,项羽满意了。但是当项羽放回了刘邦的父亲和妻子吕后,刘邦却毫不犹豫地撕毁了合约,调集全部兵力猛攻项羽。
1. 项羽吞下了“失道寡助”的苦果
十二月,项王至垓下,兵少,食尽,与汉战不胜,入壁;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项王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则夜起,饮帐中,悲歌慷慨,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十二月,项羽到了垓下。兵已经很少了,粮食也没了,跟汉军交战,打不胜就回到营寨里不出来了。帮着汉军一块儿来打项羽的人,把项羽的兵营围了一重又一重。 有一天晚上,项羽听到汉军的营寨里都在唱楚国的歌曲,大惊,难道汉军已经把楚国都占领了吗?为什么在汉军里有这么多的楚人啊?他晚上睡不着,起来在帐中饮酒,唱了一些很悲伤的歌,忽然有数行泪从双眼垂到面颊上。项羽一哭,周围的人也都开始哭起来,没有人敢仰脸看这时候的项羽。
“四面楚歌”是不是陈平或张良安排的计策?不知道,也不重要。但四面楚歌响起,项羽大惊失色、怀疑汉军拿下了楚国各个地方时,说明项羽已无法获知楚国的任何消息。也说明项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已经没有什么人帮他了。楚汉相争这么多年,在《资治通鉴》之前的描述中,没有任何记载说项羽哭过。在项羽得到江山,又将要失去江山的时候,他流下了眼泪。
于是项王乘其骏马名骓,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才百余人。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之后,项羽牵出了他的乌骓马,带着八百壮士突围,趁着夜,从南边飞驰而走。到了早上天刚刚亮的时候,汉军才觉察到。灌婴带五千骑兵去追他,这时候,项羽已经渡过了淮河,跟着他的只剩下百余人了。
到了最后的最后,项羽垓下出逃还是逃得那么漂亮,逃得比刘邦要漂亮得多得多。刘邦只能用“仓皇逃窜”来形容,逃的过程中丢了爹,丢了老婆,把他的大儿子、大闺女踹下车三次,啥都不要了,只求一条命。
而项羽还能带着八百壮士,神不知鬼不觉地渡过淮河。可他到了阴陵,遇到一个种田的老头,项羽向他问路。有道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位田父骗了项羽,让项羽陷在大泽之中,再次被重重围困。
2. 满足好胜心并不能帮你成事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 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溃围,斩将,刈旗,三胜之,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乡。
项羽继续往东逃窜,到了东城时,只剩了二十八个骑兵还跟着他,而追他的汉军有数千人。项羽知道可能逃不了了,但他还是跟这剩下的为数不多的二十几个人吹牛,还是在做一些无谓的只能满足他内心骄傲的事。
他跟他周围的人说,我起兵到现在已经八年了,亲自打的大仗有七十余战,从没输过,但是今天我还是困在这儿了。这是老天不帮我,不是我打仗不行。
有些男生啊,一辈子都长不大。项羽说,今天一定要决一死战,我一定能突围,能杀掉他们的将领,能夺掉他们的旗子,再次取得三次胜利。让你们知道是老天不让我活,是老天让我死,不是我打仗不行。
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郎中骑杨喜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喜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项王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
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项羽把这二十来人分为四队,冲四面。然后,对他们说,我替各位杀汉军一将,并让剩下的几个骑兵四面出击,约好在山的东边三处见面。这时候,项羽直接杀了出去,杀了一名汉将,汉军根本抵挡不住。
项羽看上去非常能打仗。但是大家想想,如果是刘邦,在这种情况下会怎么做?刘邦的选择一定不是打,而是逃吧,保命吧。兄弟们各自保命,打什么打,逞什么英雄,命要紧。在能不打的时候,刘邦总是选择不打,他知道什么最重要——命最重要。
这时候,汉军有个将领叫杨喜,在后边紧追项羽。项羽回头瞪了他一眼,吼了他一声。杨喜也是一名猛将,但被项羽一瞪一吓,人和马都惊了,躲出去数里。
项羽和他的骑士们在约定的三处会合。汉军不知道项羽躲在什么地方,于是把军队分成三部分,在三处重重围困。项羽继续骑马奔
目录
汉纪三(公元前202年-公元前200年)
垓下之围:赢了好胜心,失了成事之道
刘项之争:学习历史和管理,是有捷径的
胜利之后:隔层任命是制衡下属权力的一把“剑”
杀舅留甥:企业文化为什么这么重要?
定都长安:想长治久安,地利很重要
愿弃人间事:激流中全身而退是一种本事
陈地受擒:大功臣更要谨言慎行
论功行赏:利益分配,只能一把手做
张良善谏:与领导沟通要注重时机和方式
冒顿之兴:狠人的逆袭之路
叔孙通制礼:管理制度是一把手工程
白登之围:培养人是一把手最重要的事之一
汉纪四(公元前199年-公元前188年)
和亲匈奴:一把手要防范初创期团队的风险
陈豨之反:大胆起用新人,他们会给你惊喜
吕后决断:企业文化在关键时刻会起到决定性作用
赵佗归顺:不是所有阶段都要“激进”
黥布谋反:管理的最终目标都是长治久安
吕后专权:越能干的人越难战胜心里的“大毛怪”
萧规曹随:在管理上,不要为了创新而创新
冒顿戏吕后:示弱有时是比打更好的手段
改过不吝:标榜自己从不犯错是件很荒谬的事
汉纪五(公元前187年-公元前178年)
大封诸吕:成事第一,脸面第二
吕后之死:更换 CEO 是一件很有风险的事
诸吕之乱:从长期看,赢得人心很重要
命悬二人:向上管理,也要管理领导身边的人
朕不受献:管理好自己是 CEO 的一门必修课
各司其职:少做点事有可能是更好的管理方式
以德服人:公司之间要避免恶性竞争
文帝纳谏:CEO 要创造听到不同意见的企业环境
圣主不乘危:CEO 要做好个人风险管理
积贮大命:现金流管理是一个公司的命脉
汉纪六(公元前177年-公元前170年)
不拜啬夫:成事比口才更重要
有法必依:想成事就要按规定执行
周勃入狱:在管理上,一把手也不能为所欲为
贾谊痛哭:长治久安对个人和公司同样重要
汉纪七(公元前169年-公元前155年)
以夷制夷:最省钱的成事方式是用好别人的优势
徙民实边:管理要顺着人性
冯唐谏文帝:想要出业绩,就要学会放权、给钱
新垣平事件:不折腾、不追究是 CEO 应该具备的素质
细柳阅兵:作为一把手,要善于找到平衡点
天子德化:真正的领导者,总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决策
试读
垓下之围:
赢了好胜心,失了成事之道
刘邦、项羽曾经有过一次短暂的议和,项羽满意了。但是当项羽放回了刘邦的父亲和妻子吕后,刘邦却毫不犹豫地撕毁了合约,调集全部兵力猛攻项羽。
1. 项羽吞下了“失道寡助”的苦果
十二月,项王至垓下,兵少,食尽,与汉战不胜,入壁;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项王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则夜起,饮帐中,悲歌慷慨,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十二月,项羽到了垓下。兵已经很少了,粮食也没了,跟汉军交战,打不胜就回到营寨里不出来了。帮着汉军一块儿来打项羽的人,把项羽的兵营围了一重又一重。 有一天晚上,项羽听到汉军的营寨里都在唱楚国的歌曲,大惊,难道汉军已经把楚国都占领了吗?为什么在汉军里有这么多的楚人啊?他晚上睡不着,起来在帐中饮酒,唱了一些很悲伤的歌,忽然有数行泪从双眼垂到面颊上。项羽一哭,周围的人也都开始哭起来,没有人敢仰脸看这时候的项羽。
“四面楚歌”是不是陈平或张良安排的计策?不知道,也不重要。但四面楚歌响起,项羽大惊失色、怀疑汉军拿下了楚国各个地方时,说明项羽已无法获知楚国的任何消息。也说明项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已经没有什么人帮他了。楚汉相争这么多年,在《资治通鉴》之前的描述中,没有任何记载说项羽哭过。在项羽得到江山,又将要失去江山的时候,他流下了眼泪。
于是项王乘其骏马名骓,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才百余人。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之后,项羽牵出了他的乌骓马,带着八百壮士突围,趁着夜,从南边飞驰而走。到了早上天刚刚亮的时候,汉军才觉察到。灌婴带五千骑兵去追他,这时候,项羽已经渡过了淮河,跟着他的只剩下百余人了。
到了最后的最后,项羽垓下出逃还是逃得那么漂亮,逃得比刘邦要漂亮得多得多。刘邦只能用“仓皇逃窜”来形容,逃的过程中丢了爹,丢了老婆,把他的大儿子、大闺女踹下车三次,啥都不要了,只求一条命。
而项羽还能带着八百壮士,神不知鬼不觉地渡过淮河。可他到了阴陵,遇到一个种田的老头,项羽向他问路。有道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位田父骗了项羽,让项羽陷在大泽之中,再次被重重围困。
2. 满足好胜心并不能帮你成事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 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溃围,斩将,刈旗,三胜之,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乡。
项羽继续往东逃窜,到了东城时,只剩了二十八个骑兵还跟着他,而追他的汉军有数千人。项羽知道可能逃不了了,但他还是跟这剩下的为数不多的二十几个人吹牛,还是在做一些无谓的只能满足他内心骄傲的事。
他跟他周围的人说,我起兵到现在已经八年了,亲自打的大仗有七十余战,从没输过,但是今天我还是困在这儿了。这是老天不帮我,不是我打仗不行。
有些男生啊,一辈子都长不大。项羽说,今天一定要决一死战,我一定能突围,能杀掉他们的将领,能夺掉他们的旗子,再次取得三次胜利。让你们知道是老天不让我活,是老天让我死,不是我打仗不行。
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郎中骑杨喜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喜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项王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
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项羽把这二十来人分为四队,冲四面。然后,对他们说,我替各位杀汉军一将,并让剩下的几个骑兵四面出击,约好在山的东边三处见面。这时候,项羽直接杀了出去,杀了一名汉将,汉军根本抵挡不住。
项羽看上去非常能打仗。但是大家想想,如果是刘邦,在这种情况下会怎么做?刘邦的选择一定不是打,而是逃吧,保命吧。兄弟们各自保命,打什么打,逞什么英雄,命要紧。在能不打的时候,刘邦总是选择不打,他知道什么最重要——命最重要。
这时候,汉军有个将领叫杨喜,在后边紧追项羽。项羽回头瞪了他一眼,吼了他一声。杨喜也是一名猛将,但被项羽一瞪一吓,人和马都惊了,躲出去数里。
项羽和他的骑士们在约定的三处会合。汉军不知道项羽躲在什么地方,于是把军队分成三部分,在三处重重围困。项羽继续骑马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