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刑法同类解释规则》是“上海师大大学文库”中的一本,本书遵循理论基础——实践样态——规则优化的总体思路,构建了涵盖本体、价值、对象、问题、标准、原理六大方面的相对独立的、具有学术标签意义知识框架,让刑法同类解释规则获得了作为一种法律解释方法的一般特征和基本属性,在实现同类解释规则与部门法深度融合的基础上推动了刑法同类解释规则的理论升级、体系升级,也是构建新时代中国刑法学自主知识体系的一次尝试。同类解释规则虽然没有获得与文义解释、历史解释、体系解释、目的解释等主要解释方法同等的体系地位,但是该规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在刑事法学领域,刑法同类解释规则的运用直接关系到罪与非罪问题,并与罪刑法定、罪刑相适应等基本原则相关联,无论是对刑法的社会保护功能还是人权保障机能都产生重大影响,因而是刑法解释学和刑事司法实务中不得不研究解决的一项课题。
目录
导 论 12
一、研究背景 12
二、研究现状 13
三、创新之处 17
第一章 刑法同类解释规则的基本界定 19
第一节 同类解释规则的提出与概览 19
一、同类解释规则的国外滥觞 20
二、同类解释规则的译介引入 22
三、同类解释规则的研究局限 24
第二节 刑法同类解释规则的发展阶段 25
一、有实无名:刑法同类解释规则精神的隐性运用 25
二、初始关注:从国内译介引入到研究的整体沉寂 28
三、本土起始:从工具特征鲜明到刑法方法论生成 29
四、研究深入:方法论雏形层面的多维度诠释拓展 32
第三节 刑法同类解释规则的本体构造 36
一、刑法同类解释规则的认识误区 36
二、刑法同类解释规则的适用限定 39
三、刑法同类解释规则的概念界分 40
第二章 刑法同类解释规则的价值定位 44
第一节 刑法同类解释规则的体系坐标 44
一、刑法同类解释规则的体系之争 45
二、刑法同类解释规则的体系辨正 47
三、刑法同类解释规则的体系融合 50
第二节 刑法同类解释规则的基本属性 52
一、刑法同类解释规则结论非唯一性 52
二、刑法同类解释规则指向的双面性 53
三、刑法同类解释规则主体的多元化 54
第三节 刑法同类解释规则的功能导向 57
一、刑法同类解释规则有助于罪刑法定原则的司法实现 57
二、刑法同类解释规则有助于法律逻辑过程的思维坚守 59
三、刑法同类解释规则有助于正当解释结论的法理确证 61
第三章 刑法同类解释规则的适用对象 64
第一节 刑法同类解释规则适用对象的反思与厘定 65
一、刑法兜底条款的准确界定 65
二、刑法例示规定的种属架构 68
三、刑法例示规定的规范构造 71
第二节 刑法例示规定的基本类型 72
一、刑法例示规定的理想类型 72
二、刑法例示规定的现实类型 78
第三节 我国刑法文本中例示规定的重新分类与解释思路 84
一、当前理论归类的现状及可能影响 85
二、刑法文本中例示规定的重新分类 87
三、刑法文本中例示规定的解释思路 94
第四章 刑法同类解释规则的适用问题 96
第一节 刑法同类解释规则实践运用的真实样态 97
一、刑法同类解释规则实践运用的基本类型 97
二、刑法同类解释规则实践运用的总体情况 99
三、刑法同类解释规则实践运用的功能发挥 106
第二节 刑法同类解释规则实践运用的问题剖析 109
一、刑法同类解释规则的误用 109
二、刑法兜底条款的不当误读 111
三、刑法同类解释规则的轻视 113
四、“同类”标准的判定不一 118
第三节 刑法同类解释规则实践运用的合理路径 121
一、刑法同类解释规则作为一种法律方法论的规范回归 121
二、有限共识内运用刑法同类解释规则立场的基本一致 124
三、司法裁判场域下增强刑法同类解释规则的说理能力 126
四、防止司法实务对刑法学界理论通说观点的过度背离 128
第五章 刑法同类解释规则的判断标准 97
第一节 “同类”标准的本质是相似性 132
一、相似性作为“同类”标准本质的证成 132
二、相似性作为“同类”标准对象的重塑 137
三、相似性作为“同类”标准个性的呈现 138
第二节 相似性判断基准的理论模型 141
一、相似性判断基准的理论学说 142
二、相似性判断基准的理性审辩 146
三、相似性判断基准的应然维度 151
第三节 “同类”标准的判断要素范围 157
一、行为方式的同质性 160
二、法益侵害的相当性 165
三、刑罚当罚的等值性 171
第六章 刑法同类解释规则的操作原理 180
第一节 确定规范类型 180
一、规范类型的具体化 183
二、规范类型的全面性 185
三、待决案件的类型化 187
第二节 选择比较基点 190
一、比较基点的特殊性 190
二、基点选取的异同面 191
三、核心特征的固定化 193
第三节 提取事物本质 196
一、“事物本质”提取的必要性 199
二、“事物本质”提取的体系化 200
三、“事物本质”提取的准确性 202
第四节 实现等置处理 205
一、等置处理的依据 206
二、等置处理的效果 207
三、等置处理的例外 209
结束语 211
参考文献 214
后 记 237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