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安东尼奥·葛兰西,意大利共产党创始人之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先驱,经由《狱中札记》等著作所传达的创造性理论至今仍澎湃着超越时地的学术活力。然而,在种种神圣化塑造之后,他的真实生平却常为人所忽略或误解。
从撒丁岛乡野到铁窗下的书桌,于政治的涡旋中艰难平衡,直至在重获自由之际猝然离世,葛兰西几乎从未摆脱身心痛苦的折磨。他在对命运的反抗中度过一生,就连生活本身也已成为一种反抗。彼时,他飞扬的思想起始于对现实的反思,却始终未能摆脱现实的重力。这部传记正是试图还原这样一个有血有肉的葛兰西。在作者让-伊夫·弗雷迪内的笔锋之下,葛兰西独特的人生轨迹,与他的思想历程一样,饱含着超越时代的复杂与幽深。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在撒丁岛(1891—1911)(节选)
在一岁半之前,安东尼奥(1891年1月22日出生于阿莱斯,七天后在那里受洗)一直非常健康,尽管他经常要忍受食物短缺的折磨。后来,他的脊椎上长了一个水泡。镇上的医生对这种令人费解的病症及其恶化趋势束手无策。按摩和敷用碘酊完全无法阻止肿瘤的生长。于是,弗朗切斯科决定带着儿子去奥里斯塔诺看医生,而那位医生又把他送到加埃塔的一位专科医生那里。后者制定了以残酷的体操训练来矫正脊柱的新型治疗方案。安东尼奥的父亲为儿子定制了类似于束胸衣的器具,并将其悬挂在天花板的横梁上。可怜的小尼诺不得不穿着它每天被吊上几个小时。但这毫无效果。这个孩子变得越来越驼背,继续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四岁时,他突然抽搐着倒下,发生了严重的出血。他被诊断为癫痫症。连续三天,他的抽搐接连不断地发作,而毫无头绪的医生也是束手无策。绝望的母亲确信她的儿子快要死了,于是为他做了一小块白色裹尸布,并订购了一口同样颜色的小棺材。出于迷信,这口棺材一直被保存在家中的一个角落,直到1912年安东尼奥去都灵上学。孩子终于活了下来。家人哭着说这是一个奇迹,并感谢给他带来圣水的干妈格拉齐亚。朱塞佩娜坚称,尼诺身体的病症是被镇上一个年轻女子从高处摔落后产生的,该女子偶尔会来帮忙做家务。但那个女孩否认了这一点,并且直到她去世都始终否认安东尼奥曾从她的怀中滑落过。很多年后,直到1933年他在牢房中昏厥时,一位名叫阿尔冈杰利(Arcangeli)的医生经过检查才最终给出了正确的诊断。安东尼奥·葛兰西在婴儿时期并没有被摔过,他的抽搐也不是由癫痫引起的。他患的是一种罕见的脊柱结核病,被称为波特氏病(Pott)。随后的影像分析验证了这一猜测,而佩皮娜将永远无法知道这个真相——她去世于1932年12月30日。
贾科莫·莱奥帕尔迪(Giacomo Leopardi,1798—1837)是一个身高只有一米四一且驼背的伟大人物,他一生也遭受着这种骨结核的折磨。像这位来自雷卡纳蒂(Recanati)的诗人和哲学家一样,葛兰西认为他的身体是一座监狱,只有思想的力量才能使他获得自由。葛兰西算是幸运的,他波特氏病的症状并不严重,不像莱奥帕尔迪那样还有眼部、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并发症。然而,葛兰西也不如莱奥帕尔迪那样幸运,能够坐拥一座令人难以置信的藏书馆,这位《歌集》(Canti)的作者在那里读了太多的书,最终几乎导致双目失明。
作为一个天生聪慧的小孩,安东尼奥受到了家人的偏爱,这使他能够克服疾病并继续学业。尼诺得到了特殊的照顾——每天早上,他都能吃到一个搅拌着糖和玛萨拉酒的鸡蛋,一小块白面包和咖啡,而他的兄弟姐妹只能分到一片黑面包和一杯难以下咽的大麦饮料。由于他的病症,安东尼奥直到1898年秋天才开始在索尔戈诺(Sorgono)一所由修女管理的学校上学,当时他已经七岁半了。尽管他成绩优异,总是班里第一,但他不得不中断两年学业,以帮助在测量员办公室工作的哥哥。他自学的时候也同样努力,为了能够学习初级拉丁语,他每天都要牺牲几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他的母亲总是尽力支持他,耐心检查孩子的作业。后来,他曾在狱中回忆起那些时刻:每到傍晚时分,佩皮娜总会停下手中的制衣工作,纠正他的拼写错误或讲故事给他听。对葛兰西这样一位坚定的无神论者来说,这些快乐和美好的时刻是“唯一真正存在的天堂”,因为它们代表着知识在几代人之间的和谐传承。1905年,弗朗切斯科和朱塞佩娜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才设法将他们的尼诺送到离吉拉扎约18公里的桑图卢苏尔吉(Santu Lussurgiu)镇上的一所中学,这座离家几个小时路程的小镇宛如另一个世界。他寄宿在当地的一个农场里。这所并非国家直属的小镇学校共有五个班,但仅配有三位教师,而且他们显然都没有获得教学所需的官方资质。安东尼奥很快就意识到他们的课程质量有多差——有时甚至谈不上课程!十七岁那年,他在奥里斯塔诺参加了中学结业考试。尽管他第一次成绩很差,未能通过考试,但第二次终于通过了,从而使他在1908 年秋天进入了卡利亚里的一所高中。这所高中是用乔瓦尼·玛丽亚·德托里(Giovanni Maria Dettori)的名字来命名的,他是一名出生于1773年的撒丁岛知识分子,在被驱逐出境前,他曾在都灵大学担任道德神学的讲席教授。虽然安东尼奥是个非常认真的学生,但他缺乏训练的问题很快就暴露出来,他的数学和科学的成绩很差,而且在讲话与写作时仍受到撒丁岛方言的影响。在提交了一份受古代理论启发的异想天开的论文之后,安东尼奥被物理老师戏称为“喜欢希腊语的物理学家”,他也因此放弃了曾经打算从事的科学研究。他从小就喜欢一丝不苟地临摹图画,并有制作动物折纸和模型船的天赋,他常用这些手工换取一篮苹果或梨,这也反映出他对工程科学的喜爱。但由于在数学方面落后太多,他选择了学习希腊语,主要侧重于哲学和文学研究。他有幸遇上了拉法·加西亚(Rafa Garzia,1877—1938),一位名副
目录
致谢
前言
第一部分 从撒丁岛的葛兰西到国民的葛兰西(1891—1915)
第一章 在撒丁岛(1891—1911)
第一节 一个来自意大利南方的可怜孩子
第二节 心灵和身体的折磨
第三节 “把大陆人扔下船!”
第二章 都灵的穷学生(1911—1915)
第一节 “既无所有,亦无泪流”
第二节 自由主义的教育
第三节 捍卫自由贸易与意大利南方的权益
第四节 与无产阶级的初次邂逅
第五节 第一篇文章,第一场论战
第二部分 从国民的葛兰西到国际的葛兰西(1915—1922)
第三章 边缘而另类的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1915—1919)
第一节 高塔之下
第二节 意大利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来自记者葛兰西的分析
第三节 迈出参与激进运动的第一步
第四节 意大利的社会主义与布尔什维克革命
第四章 从《新秩序》的经历到前往莫斯科(1919—1922)
第一节 工人的民主
第二节 工人委员会、意大利社会党和第三国际
第三节 为了社会党的革新
第四节 工厂占领运动
第五节 利沃诺代表大会
第六节 从利沃诺到莫斯科(1921年1月—1922年5月)
第三部分 布尔什维克(1922—1926)
第五章 为共产国际服务(1922年5月—1924年5月)
第一节 “没有幸福的爱情”
第二节 支持博尔迪加(1922年11月—1923年6月)
第三节 与博尔迪加的艰难决裂(1923年6月—1924年5月)
第四节 反对悲观主义
第六章 在意大利新共产党的领导之下(1924年5月—1926年11月8日)
第一节 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
第二节 葛兰西对意大利共产党的征服
第三节 里昂纲领
第四节 南方问题的若干议题
第五节 一位自由的布尔什维克的遗书
第四部分 囚徒(1926年11月8日—1937年4月27日)
第七章 我们必须让这个大脑停止运转二十年(1926年11月8日—1928年7月19日)
第一节 被捕(1926年11月8日)
第二节 流放乌斯蒂卡
第三节 审讯与牢房
第四节 关于葛兰西的调查与审判
第五节 格列柯“臭名昭著的信”
第六节 解救葛兰西的首次尝试
第七节 回到那封臭名昭著的信
第八章 囚徒与哲学家(1928年7月19日—1933年11月19日)
第一节 从圣维托雷到图里
第二节 安提戈涅和斯拉法同志
第三节 图里:痛苦之地
第四节 图里的课程以及与意共“断掉联系”
第五节 图里,创作工坊:撰写《狱中札记》的物质条件
第六节《狱中札记》的伊索式写作
第七节 法西斯主义、领导权、阵地战
尾声 (1933年11月19日—1937年4月27日)
第一节 病魔缠身
第二节 营救葛兰西的失败
第三节 福尔米亚(1933年12月7日—1935年8月24日)
第四节 圭西萨纳(1935年8月24日—1937年4月27日)
评论性参考书目
葛兰西的著作
年表
附录简介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注释
索引
译后记
试读
第一章 在撒丁岛(1891—1911)(节选)
在一岁半之前,安东尼奥(1891年1月22日出生于阿莱斯,七天后在那里受洗)一直非常健康,尽管他经常要忍受食物短缺的折磨。后来,他的脊椎上长了一个水泡。镇上的医生对这种令人费解的病症及其恶化趋势束手无策。按摩和敷用碘酊完全无法阻止肿瘤的生长。于是,弗朗切斯科决定带着儿子去奥里斯塔诺看医生,而那位医生又把他送到加埃塔的一位专科医生那里。后者制定了以残酷的体操训练来矫正脊柱的新型治疗方案。安东尼奥的父亲为儿子定制了类似于束胸衣的器具,并将其悬挂在天花板的横梁上。可怜的小尼诺不得不穿着它每天被吊上几个小时。但这毫无效果。这个孩子变得越来越驼背,继续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四岁时,他突然抽搐着倒下,发生了严重的出血。他被诊断为癫痫症。连续三天,他的抽搐接连不断地发作,而毫无头绪的医生也是束手无策。绝望的母亲确信她的儿子快要死了,于是为他做了一小块白色裹尸布,并订购了一口同样颜色的小棺材。出于迷信,这口棺材一直被保存在家中的一个角落,直到1912年安东尼奥去都灵上学。孩子终于活了下来。家人哭着说这是一个奇迹,并感谢给他带来圣水的干妈格拉齐亚。朱塞佩娜坚称,尼诺身体的病症是被镇上一个年轻女子从高处摔落后产生的,该女子偶尔会来帮忙做家务。但那个女孩否认了这一点,并且直到她去世都始终否认安东尼奥曾从她的怀中滑落过。很多年后,直到1933年他在牢房中昏厥时,一位名叫阿尔冈杰利(Arcangeli)的医生经过检查才最终给出了正确的诊断。安东尼奥·葛兰西在婴儿时期并没有被摔过,他的抽搐也不是由癫痫引起的。他患的是一种罕见的脊柱结核病,被称为波特氏病(Pott)。随后的影像分析验证了这一猜测,而佩皮娜将永远无法知道这个真相——她去世于1932年12月30日。
贾科莫·莱奥帕尔迪(Giacomo Leopardi,1798—1837)是一个身高只有一米四一且驼背的伟大人物,他一生也遭受着这种骨结核的折磨。像这位来自雷卡纳蒂(Recanati)的诗人和哲学家一样,葛兰西认为他的身体是一座监狱,只有思想的力量才能使他获得自由。葛兰西算是幸运的,他波特氏病的症状并不严重,不像莱奥帕尔迪那样还有眼部、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并发症。然而,葛兰西也不如莱奥帕尔迪那样幸运,能够坐拥一座令人难以置信的藏书馆,这位《歌集》(Canti)的作者在那里读了太多的书,最终几乎导致双目失明。
作为一个天生聪慧的小孩,安东尼奥受到了家人的偏爱,这使他能够克服疾病并继续学业。尼诺得到了特殊的照顾——每天早上,他都能吃到一个搅拌着糖和玛萨拉酒的鸡蛋,一小块白面包和咖啡,而他的兄弟姐妹只能分到一片黑面包和一杯难以下咽的大麦饮料。由于他的病症,安东尼奥直到1898年秋天才开始在索尔戈诺(Sorgono)一所由修女管理的学校上学,当时他已经七岁半了。尽管他成绩优异,总是班里第一,但他不得不中断两年学业,以帮助在测量员办公室工作的哥哥。他自学的时候也同样努力,为了能够学习初级拉丁语,他每天都要牺牲几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他的母亲总是尽力支持他,耐心检查孩子的作业。后来,他曾在狱中回忆起那些时刻:每到傍晚时分,佩皮娜总会停下手中的制衣工作,纠正他的拼写错误或讲故事给他听。对葛兰西这样一位坚定的无神论者来说,这些快乐和美好的时刻是“唯一真正存在的天堂”,因为它们代表着知识在几代人之间的和谐传承。1905年,弗朗切斯科和朱塞佩娜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才设法将他们的尼诺送到离吉拉扎约18公里的桑图卢苏尔吉(Santu Lussurgiu)镇上的一所中学,这座离家几个小时路程的小镇宛如另一个世界。他寄宿在当地的一个农场里。这所并非国家直属的小镇学校共有五个班,但仅配有三位教师,而且他们显然都没有获得教学所需的官方资质。安东尼奥很快就意识到他们的课程质量有多差——有时甚至谈不上课程!十七岁那年,他在奥里斯塔诺参加了中学结业考试。尽管他第一次成绩很差,未能通过考试,但第二次终于通过了,从而使他在1908 年秋天进入了卡利亚里的一所高中。这所高中是用乔瓦尼·玛丽亚·德托里(Giovanni Maria Dettori)的名字来命名的,他是一名出生于1773年的撒丁岛知识分子,在被驱逐出境前,他曾在都灵大学担任道德神学的讲席教授。虽然安东尼奥是个非常认真的学生,但他缺乏训练的问题很快就暴露出来,他的数学和科学的成绩很差,而且在讲话与写作时仍受到撒丁岛方言的影响。在提交了一份受古代理论启发的异想天开的论文之后,安东尼奥被物理老师戏称为“喜欢希腊语的物理学家”,他也因此放弃了曾经打算从事的科学研究。他从小就喜欢一丝不苟地临摹图画,并有制作动物折纸和模型船的天赋,他常用这些手工换取一篮苹果或梨,这也反映出他对工程科学的喜爱。但由于在数学方面落后太多,他选择了学习希腊语,主要侧重于哲学和文学研究。他有幸遇上了拉法·加西亚(Rafa Garzia,1877—1938),一位名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