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曹雪芹》是端木蕻良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以宏大视角描绘了清朝康熙、雍正交替时代的社会图景,展现了曹雪芹的成长历程与曹氏家族的兴衰。具体内容如下:
    上层权力斗争:开篇写雍正篡位,通过隆科多口改遗嘱的细节,展现统治阶级内部的阴险狡诈与权力斗争的残酷。雍正继位后,与母亲德妃、弟弟允禵矛盾不断,允禵被圈禁,德妃愤而辞世,平郡王纳尔苏被革爵禁锢。与皇室关系密切的曹家,也因上层权力斗争,从昔日的富贵荣耀走向衰败,最终遭到革职抄家。
    统治阶级腐朽生活:书中刻画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糜费与荒淫。康熙宠妃宜妃贪得无厌,九皇子收受贿赂,江宁织造曹頫与苏州织造李煦及其家人广置田园、大兴土木。康熙南巡致使曹家等亏空巨额课银,平郡王福晋联姻时嫁妆奢靡,太监也借机敛财,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灭亡的趋势。
    下层人民苦难:小说还描写了下层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非人地位。如平郡王府逃出的男仆金泉与乞丐王有生的对话,反映出旗人及平民百姓的困苦。曹府和王府中的丫鬟仆人,如金凤、墨香、茶仙等,即便贴身服侍贵公子,也难逃被蹂躏摆布的命运,揭示了康乾盛世背后的社会黑暗。
                                                    
精彩书摘
                                                        第一章
    畅春园康熙晏驾
    内寝殿胤祺夺宫
    一夜北风,阴云万里。霎时间,狂风吹雪,飞沙卷树,连圆明园福海里镶嵌的太湖石也要给吹走了似的。
    畅春园里面,人影憧憧。太监宫女,面面相觑,都在心里说:“大事不好了!”
    寝殿内外,灯火通明。忙乱的靴声、履声,听得十分清晰,却没有人讲话。殿上殿下,人们都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外殿炭火熊熊,四个带兽环的大鎏金珐琅铜火盆,映着炭火红光,熔熔欲滴。又是火地,又是椒墙,全殿热得令人直发暴躁,气也透不过来。
    御医被斥,膝行退了下去。
    德妃被隆科多安排在御榻后边帷幕里面,不敢哭出声来。
    前殿内西边角上,只听一座自鸣钟发条一阵哗晔响声之后,下边的格门自动打开,一个五寸多长的绢人轻移出来。他曲发深目,穿着佛郎西式短衣窄裤,跪下右腿,在面前沙盘上,写出“天下太平”四个正字来。这时东边一座落地自鸣钟,便打出三响,正是丑末寅初时刻。
    钟声余韵未歇,内寝便传召辅国公吴尔占入内。
    隆科多早在外间侍奉者。听到宣吴尔占,并不再往下传,自身急急进到皇帝榻前,跪听御旨。他屈身下拜,头也不抬,但听皇帝喉咙里的痰呼噜呼噜价响。
    康熙皇帝连日发烧,需要凉爽,但这寝殿里却和开锅上的蒸笼一般,热得透不过气来。隆科多跪在地上,隔着厚厚的地毯,还觉仿佛贴在火炉上-般。他心里说:“烧吧!烧吧!快到火候了!再也没有什么好烧头了。’康熙吃力地看了他一眼。
    隆科多小声奏道:“已传旨召辅国公吴尔占进见。”
    康熙心头一热,自觉等不得吴尔占来了。他想:吴尔占也许就在外边,但他们故意不把他召进来,故意耍花招……想到这里,更觉痰往上涌,吃力地断断续续说出:
    “速召十四皇子……进宫!召十……四……子……”
    隆科多这才抬起头来,看了御容一眼,连声道:
    “是!是!召四……四皇子!奴才听得明白,万岁放心吧!”然后大声复述一遍:
    “速召四皇子进宫听旨!”
    皇帝听了,喉咙里面呼噜两声,满脸涨红,用尽了最后一点力气,抽出枕边的玉如意,往隆科多的头上砸去。隆科多只当没有这回事,回身站起,大步走开。玉如意早已落地,跌为三截。
    宫女闻声从后面转出,跪着把跌断的玉如意收拾起来,放在描金漆盘上,端到德妃面前,请旨如何处置。德妃连忙挥手示意,要她快藏起来,不要给人看见。
    这时,德妃鼓足勇气,从帏幕后边走出来,对隆科多说:
    “皇上分明是召十四皇子上殿,到你口里,怎么变成四皇子了呢?
    隆科多说:“我没有听错!十四皇子远在西域,皇上不是不知道,如何会是宣十四皇子上殿呢?何况四皇子正在代皇上行祭天大典,非同小可,自然是宣四皇子受命听诏。国家大统,非关你事,多言无益!”    德妃知道大局已定,退到帏幕后,失声痛哭起来。
    P1-2
                                                    
目录
                                                        第一章
  畅春园康熙晏驾
  内寝殿胤祺夺宫
第二章
  沈家茶馆暗传消息
  崇文门畔诡计讹人
第三章
  太夫人冬日赏菊花
  八阿哥飞骑传佩剑
第四章
  认匕首曹频思对策
  忆往事汉府沐皇恩
第五章
  驿宫花园莺寻燕觅
  山涧水畔情切心急
第六章
  闹汉府占姐忽失踪
  得灵签诗婢巧猜谜
第七章
  占儿受训萱瑞堂
  双燕辨踪矮颤舫
第八章
  金凤良宵焐锦被
  李芸雪夜发清吟
第九章
  清凉寺哥儿行香愿
  雨花台村女卖灵石
第十章
  胤祺宫中思往事
  曹频宴上缀新诗
第十一章
  奉新元万家庆鸿喜
  贺岁朝占姐得学名
第十二章
  闹元宵无意逢大汉
  游南苑有缘会仙真
第十三章
  土地庙中重获生计
  麒麟砖下祈得佳儿
第十四章
  茶外出枝独来仙女
  火中生莲共扎风筝
第十五章
  闹书房曹霑涂画笔
  移衾枕福彭戏茶仙
第十六章
  几进绣棚相思红豆
  巧逢弘历顾曲知音
第十七章
  慧曹霑戏谈三身法
  明皇娘荣受两代香
第十八章
  绿竹别墅对答乞食句
  仕女名妹共品双拼茶
第十九章
  献翠镯老公修来世
  扎彩线少女贺端阳
第二十章
  调虎离山允褪回京
  池鱼遭殃李煦革职
第二十一章
  玉如意兄弟藏心事
  雌雄剑公子谙情怀
第二十二章
  传如意生死一线
  宣圣谕老调新翻
第二十三章
  西域宝马同归上苑
  射圃曹霑连中三元
第二十四章
  飞絮入泥金蝉难脱壳
  现身说法红豆顿成灰
第二十五章
  楚楚笔花轻离人世
  扬扬世子胡闹翻船
第二十六章
  伏机早设上推下卸
  鸣镝说帖点火煽风
第二十七章
  郡王府风波数起
  纳尔苏怒火横生
第二十八章
  郡王迁怒撤福彭
  福晋慎思遣曹霑
第二十九章
  春去鹧鸪藏小玥
  秋来钟鼓动离魂
第三十章
  艄公知北又知南
  侠女相逢复相违
第三十一章
  深夜化装说店主
  荒村绕路瞒曹霑
第三十二章
  金针不度难描凤
  牙刻长留生母情
第三十三章
  黄鹤去时云脉脉
  青梅来此影姗姗
第三十四章
  病乎魔乎无作有
  是耶非耶意中情
第三十五章
  芙渠绽时灵华现
  白云深处月儿藏
第三十六章
  林荫相觅竹金铃
  别院共享团圆节
第三十七章
  曹霑喜得凤凰盏
  玥儿巧作同功套
第三十八章
  黑帝庸残偏作主
  琼花款曲本无情
第三十九章
  浅月偏遭伐桂手
  深山难禁盗泉声
第四十章
  记事珠迦南香串
  吟诗集亭北叶飞
第四十一章
  霁虹帕春满唐坞
  金碧图秋临萧树
第四十二章
  云锦房抽丝系缕
  夫子庙觅禁寻奇
第四十三章
  风刀霜剑花空好
  骨冷魂飞月自沉
第四十四章
  横塘路桨声已渺
  三生愿梦影犹酣
第四十五章
  荒投野店多奇遇
  席开戴寓惹因缘
第四十六章
  五香何期雾香笼
  鸟符应兆兵符握
第四十七章
  徐之先高节全金凤
  汤老板苦心脱罪囚
第四十八章
  郎舅私心占好运
  扶倩巧笑作令官
第四十九章
  曹霑赌场参玄理
  贵妇雅座卖风流
第五十章
  梅边柳畔问死生
  木续剑合寻把柄
第五十一章
  剧里台前都是戏
  人间天上总关情
第五十二章
  刘仲温妙理论阴阳
  张宜水别裁糊鸢鹤
第五十三章
  雾里看花迷蝴蝶
  云中揽月梦鸳鸯
第五十四章
  邹老板造园出新意
  恽帮闲对景见捷才
第五十五章
  太夫人权住罗王府
  霑公子情殷见玥儿
第五十六章
  金凤无心得消息
  会帮有意散讥讽
第五十七章
  大妞肠连九曲滩
  福彭运赛三春景
第五十八章
  梦断鹊桥空灵窍
  魂沾燕翅堕香泥
第五十九章
  田文镜只身取了凡
  雍正帝再拟贬曹频
                                                    
试读
                                                        第一章
    畅春园康熙晏驾
    内寝殿胤祺夺宫
    一夜北风,阴云万里。霎时间,狂风吹雪,飞沙卷树,连圆明园福海里镶嵌的太湖石也要给吹走了似的。
    畅春园里面,人影憧憧。太监宫女,面面相觑,都在心里说:“大事不好了!”
    寝殿内外,灯火通明。忙乱的靴声、履声,听得十分清晰,却没有人讲话。殿上殿下,人们都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是好。外殿炭火熊熊,四个带兽环的大鎏金珐琅铜火盆,映着炭火红光,熔熔欲滴。又是火地,又是椒墙,全殿热得令人直发暴躁,气也透不过来。
    御医被斥,膝行退了下去。
    德妃被隆科多安排在御榻后边帷幕里面,不敢哭出声来。
    前殿内西边角上,只听一座自鸣钟发条一阵哗晔响声之后,下边的格门自动打开,一个五寸多长的绢人轻移出来。他曲发深目,穿着佛郎西式短衣窄裤,跪下右腿,在面前沙盘上,写出“天下太平”四个正字来。这时东边一座落地自鸣钟,便打出三响,正是丑末寅初时刻。
    钟声余韵未歇,内寝便传召辅国公吴尔占入内。
    隆科多早在外间侍奉者。听到宣吴尔占,并不再往下传,自身急急进到皇帝榻前,跪听御旨。他屈身下拜,头也不抬,但听皇帝喉咙里的痰呼噜呼噜价响。
    康熙皇帝连日发烧,需要凉爽,但这寝殿里却和开锅上的蒸笼一般,热得透不过气来。隆科多跪在地上,隔着厚厚的地毯,还觉仿佛贴在火炉上-般。他心里说:“烧吧!烧吧!快到火候了!再也没有什么好烧头了。’康熙吃力地看了他一眼。
    隆科多小声奏道:“已传旨召辅国公吴尔占进见。”
    康熙心头一热,自觉等不得吴尔占来了。他想:吴尔占也许就在外边,但他们故意不把他召进来,故意耍花招……想到这里,更觉痰往上涌,吃力地断断续续说出:
    “速召十四皇子……进宫!召十……四……子……”
    隆科多这才抬起头来,看了御容一眼,连声道:
    “是!是!召四……四皇子!奴才听得明白,万岁放心吧!”然后大声复述一遍:
    “速召四皇子进宫听旨!”
    皇帝听了,喉咙里面呼噜两声,满脸涨红,用尽了最后一点力气,抽出枕边的玉如意,往隆科多的头上砸去。隆科多只当没有这回事,回身站起,大步走开。玉如意早已落地,跌为三截。
    宫女闻声从后面转出,跪着把跌断的玉如意收拾起来,放在描金漆盘上,端到德妃面前,请旨如何处置。德妃连忙挥手示意,要她快藏起来,不要给人看见。
    这时,德妃鼓足勇气,从帏幕后边走出来,对隆科多说:
    “皇上分明是召十四皇子上殿,到你口里,怎么变成四皇子了呢?
    隆科多说:“我没有听错!十四皇子远在西域,皇上不是不知道,如何会是宣十四皇子上殿呢?何况四皇子正在代皇上行祭天大典,非同小可,自然是宣四皇子受命听诏。国家大统,非关你事,多言无益!”    德妃知道大局已定,退到帏幕后,失声痛哭起来。
    P1-2
                                                    
前言/序言
写《曹雪芹》这部长篇 ,工程浩大,绝不是我一个 人所能做得到、承担得了的 ,何况我又病得很久呢!生 病也有另外一种好处,这使 我可以摒挡一切,专心致力 地来写作。同时,有广大读 者和专家们的支持和鼓励, 只要我敢于做个马前卒,敢 于失败,是不妨一试的。 由于时代的悲剧规定了 《曹雪芹》的悲剧,因此, 离开那个时代来写《曹雪芹 》就成为不可能的事。但是 ,我们既没有一部可以依据 的清代正史,又没有一部整 理过的野史,各个方面都要 靠我们共同寻丝觅缝地来探 索。对于我来说,这就有一 步一个漩涡的危险。但这也 是没法避免的事。就如:既 然生了腿,总是得走路的。 不正是因为走路,才使我们 有了两条腿的吗? 历史的足迹和先行者, 已经给我们作出了光辉的范 例。贝多芬用眼睛来调音响 ,为我们作出了音响的画卷 。西班牙阿尔塔米拉山洞文 化时代的猎手们,用线条为 我们谱写了无言的诗歌。古 猿是因为食物缺乏才从树上 走下来,它们也开始知道使 用树枝和石块,来觅取能够 补充到的营养…… 现在,新的火炬已经点 燃了。 先行者的勇气,同行者 的暖流,都会不断地给我增 添新的力量。 我是写长篇历史人物小 说,不是在写曹雪芹的传记 。请允许我对研究曹雪芹和 发现历史文物资料的朋友们 ,致以深切的敬意和感谢! 因为这些认识和不认识的朋 友们,给我提供了方便,我 要珍视和运用这些心血凝结 成的财富…… 但是,我只是要写出曹 雪芹这个人来。塑造人物是 要借助于形象思维的,我是 根据这种要求来看待一些素 材的。 以此为例,譬如:对曹 雪芹的生年,我就采取了康 熙五十四年,也就是1715 年的说法。我认为就写曹雪 芹这部小说来说,这样写有 许多好处。它可以说明下列 几个问题: 一、曹颙死后,曹頫奉 旨过继给曹寅寡妻李氏,继 织造任。曹颙寡妻马氏生的 遗腹子,就是曹雪芹。这种 遭遇对曹雪芹性格方面,也 会产生强烈的影响。他必须 抛开自己的生母,而要向曹 頫的妻子叫妈妈。这种按着 宗法社会的合理安排,对曹 雪芹来说是不合理的。 二、曹頫正于此时袭织 造任。这个“织造”是代替明 朝十三衙门而设的职位,他 既管南方织贡,又兼江南采 风,同时,还要探测出江南 文化生活和生产面貌来。曹 寅的公开身份是监察御史, 实际上是皇帝的亲信耳目, 也是对南方逸民做统战工作 的钦差密使。曹寅死后,康 熙对曹颙是寄托很大希望的 ,可惜他竟早死。曹頫十几 岁当差,曹寅、曹颙所担当 的东西,他已有些担当不了 啦!因此,他自然会想到, 重振家声,再靠荫袭是长久 不了的,所以,他鼓励曹雪 芹要重视科举。这和曹雪芹 自幼喜好杂学,恰恰立于相 反的地位。 三、1715年上距曹寅之 死仅仅三年。曹雪芹受曹寅 影响最深,这对创造曹雪芹 的典型环境、典型性格,颇 有好处。曹雪芹自然是早熟 的,这样处理,对他了解曹 寅,有许多空间时间上的便 利。 四、蒲松龄恰巧在这一 年逝世。而雍正元年 (1723)又是大思想家戴 震生年。恰恰这两个人,对 曹雪芹又都是大有影响的。 由于以上这些因素,便 促使我写曹雪芹生于1715 年。而小说则以1722年开 始。一路过来,康熙逝世, 雍正登基,线索交错迷离, 事物千头万绪,读者在这里 可以看到诸般矛盾,纷逼而 来,如箭在弦,一引即发。 又譬如:根据曹雪芹的 身世,我把他的名字的改变 作了民俗学的解释。 我使曹雪芹一生下来, 就按当时的风俗,认老和尚 做“干老”,由老和尚给他起 乳名为“占姐儿”,认为这样 “好养活”。我们知道,康熙 时代,天花流行,夺去很多 人的生命。曹家就这么一个 男孩子,这样做是完全合理 的。待到稍长,因为国恩家 庆,福禄同霑,由蒙师命名 为霑,也是很自然的。曹雪 芹成年,自己起了好多别号 ,因为他对自己的命名表示 出不满,而朋友们也叫惯他 自己起的名儿,因此就“以 字行”,成为“曹雪芹”了。 从这儿也可以看出他名字演 变的原因和内容来。另一方 面,可以表现出曹雪芹的性 格和他对我们这个惯会玩弄 文字的古国的态度来。 再譬如:曹雪芹有两个 姑姑,大姑姑嫁给平郡王纳 尔苏,生了福彭。福彭对曹 雪芹的命运有很大的影响。 他比曹雪芹大几岁,我使曹 雪芹小时做他的伴读。曹雪 芹还有一位姑姑,也嫁一位 显赫人物。但是由于对曹雪 芹的影响,找不出具体的细 节来,我就使她成了并无其 人。 与此相反,我倒写了可 能有的一个人——李芸出来 。 李芸是李煦(苏州织造 ,曹寅的大舅子)同父异母 的小妹妹,也是曹寅妻子的 小妹妹。她自小寄居在曹家 ,终身不嫁。我写李芸,一 方面省去许多笔墨,对于李 煦家就可以做到“不写而写” 了。一方面又可以生出许多 笔墨来,因为李芸不是曹家 的成员,从她眼中来看曹家 的变迁,就更显得富有透视 的质感来。 如果说,不大照顾细节 的真实,就算是浪漫主义的 话,那么我也可能沾了浪漫 主义的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