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在我们都关注人工智能的当下,真正属于人类的智慧却几乎被遗忘了。事实上,人工智能正是对于人类真实智慧的模仿。为什么我们要花这么多精力来讨论人工智能的未来,而不是本属于人类的未来呢?人工智能和真实智慧,是否可以用在同一语境下描述?本书作者做了这样的尝试:不仅讨论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还综合讨论了智能手机、智能传感器、微芯片、神经系统、大脑与心智连接等跨学科科学,以及正念与精神生活等物质世界之外的事物如何帮助我们成就此刻的福祉,实现健康而丰盈的未来生活。
精彩书摘
◆用人工智能的语言解释真实智慧
现在,让我们首先探讨如何通过婴儿的大脑与心智连接的预编程功能来理解人工智能的语言。
母亲子宫中的胎儿已经拥有一个正在发育的大脑与心智系统。为了顺利发育至足月,胎儿的大脑被预编程以协调诸如呼吸、血压、心律和消化等重要功能。如果这些功能中的任何一个出现故障,胎儿可能会面临生命危险。
为了在母亲的子宫外生存,婴儿的大脑也被预编程,能够通过听母亲的声音、闻母乳的气味、尝母乳的味道,甚至触碰母亲的皮肤来识别母亲。由于新生儿的视力极弱并且无法聚焦,大脑中预编程的面部识别算法尚未被激活。
但是,婴儿很快学会了寻找乳头、用嘴衔住、吸吮和吞咽的技能,从而使得身体能够开始复杂的非自主性消化过程,并且在此之后进行排泄。即便没有语言,婴儿仍然可以通过哭泣来有效地表达饥饿、疼痛或者尿布湿了的不适感。
尽管婴儿的大脑已经在为其在子宫外的生存做出非凡的努力,但成熟的大脑与心智的巨大能力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够完全展现。
在这个阶段,如果母亲被新的照护者替代,婴儿可能会根据其预编程的生存算法,接受或者拒绝来自不同来源的乳汁或者营养。
当婴儿能够看见时,大脑中的识别算法被激活,母亲的面孔也被纳入识别范围。如果此时有陌生面孔接近婴儿,其“哭泣算法”可能会被激活。
在某个阶段,正在成长的婴儿会通过监督学习和无监督学习算法来激活听觉和发声功能,同时学会伸手抓取物品,以及在学习走路时掌握平衡。婴儿成长为能够蹒跚学步的孩子时,如爱、喜悦、恐惧和憎恨等情感也被逐步激活;随后开始对于自我和周围环境的认知,以及模仿、尝试等行为的发展。
假设婴儿要独自在荒岛上生存,那么他将后天获得的技能或者“应用程序”(App)添加到预编程的大脑与心智中的能力将受到很大限制;但理论上,这个孩子可以通过适应周围环境和条件来生存,就像有人类帮助的孩子一样。因此,后天获得或者激活的“应用程序”的数量及其复杂性取决于成长环境和所处的外部条件。
如果快进到成年阶段,我们会发现,成熟的人类大脑会根据特定的刺激激活预编程的“应用程序”或者添加新的“应用程序”。而这正是人类大脑与心智和微芯片以及人工智能技术之间差距进一步拉大的地方。
大脑与心智的一个重要的刺激来源是我们共同意识到人类不可避免地会死亡。另一个刺激则是,有且只有人类能够直接承担自身物种延续的责任。
人类大脑与心智复杂性的另一个层面在于,我们由不断死亡并且需要替换的活细胞组成。因此,一切都依赖于一个名为“身体”的制造工厂,它不仅需要为自身提供执行运动功能的能量,还必须为大脑与心智提供养分。
作为回报,身体由大脑与心智的预编程“应用程序”控制。然而,无论好坏,人类可以覆写这些“应用程序”,尽管这样做可能会对自身造成伤害。
想一想使得我们的消化系统能够从食物中提取营养的预编程功能。
消化从口腔开始,依赖我们的牙齿、舌头和唾液。如果我们没有充分咀嚼食物,负责在胃和肠中继续消化的“应用程序”将无法最佳地发挥作用,身体也会因此受损。大脑与心智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容忍这种情况,但如果这种不良行为持续下去,就可能造成永久性损害。
食物进入胃部后,依次通过小肠和大肠,在此过程中废物被收集,在大约六小时后被排出体外。
即使我们几乎没有察觉,这一系列事件的软硬件协调过程依然非常复杂。因此,必须让算法按照其预设功能正常运行而不受干扰。否则,可能会导致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逆向工程:大脑与心智连接解析
以下是一些可能有助于理解和逆向解析我们大脑与心智连接的笔记,它们没有特定的顺序。
1.智能手机和其他人工智能设备中的信息通过电信号传输,而在人类大脑与心智中,信息则通过电信号和化学信号传递。
2.我们的大脑与心智包含与内容相关的记忆,这些记忆依赖于具体内容,而智能手机和人工智能的记忆主要是随机存储并且是随机访问的。
此外,智能手机的设计者和/或用户能够准确知道其存储位置。对于人类大脑来说,其确切的记忆位置只有原始设计者清楚,而用户和/或研究者只能够模糊地了解。人类的记忆是非易失性的,也就是说,不会被轻易抹除;而智能手机的记忆内容可以随意保存或者删除。智能手机或者人工智能的记忆在理论上是无限的,而人类大脑与心智的记忆是有限的,但其设计更注重优化。
智能手机的信息存储在内存芯片上,而人类大脑则将信息存储在细胞之间的连接中。后者使得大脑与心智在有限的空间内具有非常高的存储容量——这是一个不容易被轻易模仿的工程奇迹。
3.人类的大脑与心智在自然界的模拟领域中运作,而智能手机则必须在数字领域中工作。依赖模数转换和数模转换设备会导致精度下降和能耗增加。
4.大脑在人体颅骨的三维
目录
目 录
第1章 引 言
第2章 微芯片解析
第3章 人工智能与真实智慧
第4章 大脑与心智连接(第一部分)
第5章 大脑与心智连接(第二部分)
第6章 身体之外
第7章 健康老龄化——一份旅行指南
第8章 未来——一种平衡的艺术
术语表
延伸阅读
尾 声
译后记
试读
◆用人工智能的语言解释真实智慧
现在,让我们首先探讨如何通过婴儿的大脑与心智连接的预编程功能来理解人工智能的语言。
母亲子宫中的胎儿已经拥有一个正在发育的大脑与心智系统。为了顺利发育至足月,胎儿的大脑被预编程以协调诸如呼吸、血压、心律和消化等重要功能。如果这些功能中的任何一个出现故障,胎儿可能会面临生命危险。
为了在母亲的子宫外生存,婴儿的大脑也被预编程,能够通过听母亲的声音、闻母乳的气味、尝母乳的味道,甚至触碰母亲的皮肤来识别母亲。由于新生儿的视力极弱并且无法聚焦,大脑中预编程的面部识别算法尚未被激活。
但是,婴儿很快学会了寻找乳头、用嘴衔住、吸吮和吞咽的技能,从而使得身体能够开始复杂的非自主性消化过程,并且在此之后进行排泄。即便没有语言,婴儿仍然可以通过哭泣来有效地表达饥饿、疼痛或者尿布湿了的不适感。
尽管婴儿的大脑已经在为其在子宫外的生存做出非凡的努力,但成熟的大脑与心智的巨大能力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够完全展现。
在这个阶段,如果母亲被新的照护者替代,婴儿可能会根据其预编程的生存算法,接受或者拒绝来自不同来源的乳汁或者营养。
当婴儿能够看见时,大脑中的识别算法被激活,母亲的面孔也被纳入识别范围。如果此时有陌生面孔接近婴儿,其“哭泣算法”可能会被激活。
在某个阶段,正在成长的婴儿会通过监督学习和无监督学习算法来激活听觉和发声功能,同时学会伸手抓取物品,以及在学习走路时掌握平衡。婴儿成长为能够蹒跚学步的孩子时,如爱、喜悦、恐惧和憎恨等情感也被逐步激活;随后开始对于自我和周围环境的认知,以及模仿、尝试等行为的发展。
假设婴儿要独自在荒岛上生存,那么他将后天获得的技能或者“应用程序”(App)添加到预编程的大脑与心智中的能力将受到很大限制;但理论上,这个孩子可以通过适应周围环境和条件来生存,就像有人类帮助的孩子一样。因此,后天获得或者激活的“应用程序”的数量及其复杂性取决于成长环境和所处的外部条件。
如果快进到成年阶段,我们会发现,成熟的人类大脑会根据特定的刺激激活预编程的“应用程序”或者添加新的“应用程序”。而这正是人类大脑与心智和微芯片以及人工智能技术之间差距进一步拉大的地方。
大脑与心智的一个重要的刺激来源是我们共同意识到人类不可避免地会死亡。另一个刺激则是,有且只有人类能够直接承担自身物种延续的责任。
人类大脑与心智复杂性的另一个层面在于,我们由不断死亡并且需要替换的活细胞组成。因此,一切都依赖于一个名为“身体”的制造工厂,它不仅需要为自身提供执行运动功能的能量,还必须为大脑与心智提供养分。
作为回报,身体由大脑与心智的预编程“应用程序”控制。然而,无论好坏,人类可以覆写这些“应用程序”,尽管这样做可能会对自身造成伤害。
想一想使得我们的消化系统能够从食物中提取营养的预编程功能。
消化从口腔开始,依赖我们的牙齿、舌头和唾液。如果我们没有充分咀嚼食物,负责在胃和肠中继续消化的“应用程序”将无法最佳地发挥作用,身体也会因此受损。大脑与心智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容忍这种情况,但如果这种不良行为持续下去,就可能造成永久性损害。
食物进入胃部后,依次通过小肠和大肠,在此过程中废物被收集,在大约六小时后被排出体外。
即使我们几乎没有察觉,这一系列事件的软硬件协调过程依然非常复杂。因此,必须让算法按照其预设功能正常运行而不受干扰。否则,可能会导致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逆向工程:大脑与心智连接解析
以下是一些可能有助于理解和逆向解析我们大脑与心智连接的笔记,它们没有特定的顺序。
1.智能手机和其他人工智能设备中的信息通过电信号传输,而在人类大脑与心智中,信息则通过电信号和化学信号传递。
2.我们的大脑与心智包含与内容相关的记忆,这些记忆依赖于具体内容,而智能手机和人工智能的记忆主要是随机存储并且是随机访问的。
此外,智能手机的设计者和/或用户能够准确知道其存储位置。对于人类大脑来说,其确切的记忆位置只有原始设计者清楚,而用户和/或研究者只能够模糊地了解。人类的记忆是非易失性的,也就是说,不会被轻易抹除;而智能手机的记忆内容可以随意保存或者删除。智能手机或者人工智能的记忆在理论上是无限的,而人类大脑与心智的记忆是有限的,但其设计更注重优化。
智能手机的信息存储在内存芯片上,而人类大脑则将信息存储在细胞之间的连接中。后者使得大脑与心智在有限的空间内具有非常高的存储容量——这是一个不容易被轻易模仿的工程奇迹。
3.人类的大脑与心智在自然界的模拟领域中运作,而智能手机则必须在数字领域中工作。依赖模数转换和数模转换设备会导致精度下降和能耗增加。
4.大脑在人体颅骨的三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