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这不是一部寻常的人物传记,而是一场正在改写人类未来的AI革命编年史。
从OpenAI创立时那份理想主义的初心,到ChatGPT引爆全球舆论与资本的临界时刻,再到震动世界的“罢免风波”与技术路线之争,本书以山姆 阿尔特曼的亲历与抉择为主线,揭示通用人工智能(AGI)浪潮背后的技术突破、商业暗战与伦理角力。
这是首度以长期深度追踪视角记录OpenAI成长历程的重磅作品。它不仅讲述了大模型如何从实验室的概念跃迁至亿万人生活的现实,更拆解出AI时代的核心法则:创业者如何在技术洪流中寻找立足之地?投资人怎样在混沌的风口上押中未来?社会与个人又该如何面对那台可能重塑规则的“智能机器”?
书中既有关于技术前沿的冷静剖析,也有商战棋局的暗涌玄机;既写创业者孤注一掷的抉择,也写人类在算法阴影下的伦理拷问。从技术伦理到资本博弈,从硅谷会议室到全球政策前线,每一页都折射出智能时代的阵痛与野心。
无论你是科技创业者、商业决策者,还是对AI充满好奇的普通读者,都能从中读懂AI如何重塑世界,找到与智能时代共生的价值密码。
精彩书评
山姆拥有点石成金的魔力。作为闪耀硅谷的产品行家,他总能将想法变为现实,并且很早就立志于为人类带来“有益的”AGI(通用人工智能)。
埃隆 马斯克 特斯拉CEO,OpenAI联合创始人
山姆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杰出代表。他对技术的理解和对未来的愿景,让他成为推动AI革命的关键人物。
比尔 盖茨 微软联合创始人
山姆在推动整个AI生态系统发展方面所做的工作令人印象深刻。
马克 扎克伯格 Meta联合创始人兼CEO
山姆是硅谷的“太阳”,无数的创意和人才都围绕着他运转。
纳特弗里德曼 GitHub前CEO
山姆是愿景与执行的罕见结合体。他不仅能看到未来,更知道如何组建团队去实现。
里德 霍夫曼 领英联合创始人,OpenAI 早期资助者
精彩书摘
代序:阿尔特曼的回顾与反思
在 ChatGPT 刚刚迎来两周岁生日之际,其已经过渡到能够进行复杂推理 的新模型范式。值此时刻,我想分享一些个人的思考,回顾 OpenAI 的发展 历程, 以及我在此过程中的一些领悟。
随 着 我 们 逐 步 接 近 通 用 人 工 智 能( 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 AGI ),也迎来了一个审视公司进展的重要时刻。与初创时相比,我们的认知 已经有了显著提升,但我们仍处于起步阶段,有太多内容需要深入理解,有太 多未知领域亟待探索。
9 年前( 2015 年 12 月) ,源于对通用人工智能的坚定信念,我们创立了 OpenAI 。我们认为, 通用人工智能有潜力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技术, 希望探索如何构建通用人工智能,并使其造福人类社会;我们为有机会在历史 上留下印记而感到兴奋。我们的目标宏伟且远大,同时也深信这项工作会以非 凡的方式造福社会。
当时,关注这个领域的人寥寥无几,即使有人关注,也大多认为我们成功 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直至 2022 年,OpenAI 仍是一家默默无闻的研究实验室,在开发一个 暂定名为“与 GPT-3.5 聊天”的项目(我们擅长研究,但在命名方面显然 还很欠火候) 。我们注意到,开发者非常喜欢通过我们的 API 使用实验平台 ( Playground )功能与模型进行交互。于是,我们萌生了围绕这种体验构建一 个演示版本的想法,这样不仅可以展示未来的重要发展趋势,还能帮助我们改 进模型,使其更加安全。
最终,我们将其命名为 ChatGPT,并于 2022 年 11 月 30 日上线。
从理论上讲, 我们一直知道, AI 革命会在某个时刻达到临界点, 但具体何 时到来,我们不得而知。令我们惊讶的是, 这个临界点居然是 ChatGPT 的发布。
ChatGPT 的发布掀起了一条前所未有的增长曲线——无论是在我们公司、 AI 行业,还是更广泛的世界范围内。我们终于看到了 AI 所带来的巨大利好, 并清楚未来还会有更多精彩好戏上演。
这一路走来并不轻松,道路亦不平坦,而且正确的选择往往隐匿于迷雾 之中。
在过去两年中,我们几乎从零开始,围绕这一新技术重新构建了公司的架 构。面对这种全新的技术类别,没有人能够准确告诉我们该如何操作,也没有 现成的案例与方法可供参考。唯一的途径便是亲身实践。
在几乎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 以如此快的速度构建公司,是一 个充满混乱的过程。我们有时先前进两步又后退一步,甚至有时前进了一步后 却后退两步。在这个过程中,错误不断被纠正。然而,在从事原创工作时没有 手册或指引可循,以高速探索未知领域虽然是一种非凡的体验,但对所有参与 者来说,这也带来巨大的压力,冲突和误解比比皆是。
过去这几年,是我人生中最有意义、最有趣、最充实的时期,也是最累、 最具压力的时期。特别是最近两年,我度过了最为艰难的时光。尽管如此,我 最深刻的感受仍是感激。我知道,总有一天我会在牧场安享退休生活,看着植 物生长, 打发闲暇时光。而那时回想起能参与完全符合儿时梦想的工作,是 多么酷的一件事。每当有多件事情接连出错时,这个梦想便成为支撑我的精 神力量。
在 2023 年 11 月的某个周五, 我经历了职业生涯中最重大的变故——我 突然被解雇了——这一切就这样在一次视频会议中毫无征兆地发生了。会议结束后,董事会立即发布了一篇公告,对外宣布了这一决定。那时,我正身处拉 斯维加斯的一间酒店房间。这种经历就像一场噩梦,真实的感受几乎难以形容。
在公众面前被突然解雇后,我度过了极为疯狂的几小时, 以及随之而来更 加疯狂的几天。最奇怪的是那种“战争迷雾”般的混乱状态。究竟发生了什么, 又为什么发生, 一直未能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回顾整个事件,我认为这是董事会做出的一个善意但完全失败的治理决策, 我自己也难辞其咎。如果可以重来,我当然希望做出不同的选择,也愿意相信 自己现在是一个比之前更优秀、更深思熟虑的领导者。
这段经历让我认识到:董事会需要拥有多样化的观点,并具备应对复杂挑 战的广泛经验。良好的治理需要强大的信任和公信力。只有众人齐心协力,才 能为 OpenAI 构建一个更强大的治理体系, 否则,我们对使命的追求难以为继, 这个使命就是,确保通用人工智能可以造福全人类。
这段经历中,我的收获颇丰,有太多需要感恩的人和事:感谢每一位在 OpenAI 工作并选择投入时间和精力追逐共同梦想的同事;感谢那些在危急时 刻伸出援手的朋友;感谢支持我们并信任我们,帮助我们成功的合作伙伴和客 户;感谢生活中那些向我表示关怀的人们。
我们重新凝聚在一起,以更积极的态度回归工作。自那以来,我们的专注 和成果非常值得自豪。我们完成了一些堪称有史以来最出色的研究成果。我们 的每周活跃用户数从大约 1 亿人增长到了超过 3 亿人。最重要的是,我们持续 向世
目录
第一章 早期生涯:创业导师,投资天才 001
第一节 好奇宝宝收到改变人生的礼物 002
第二节 天才少年辍学创业,展现扫除一切障碍的魄力 008
第三节 大胆而疯狂的科技投资家 016
第四节 利他主义——用科技改变社会 024
第二章 创立 OpenAI:成为时代的“奥本海默” 031
第一节 OpenAI 诞生——掀开人工智能新篇章 032
第二节 横空出世——伟大不是被计划出来的 038
第三节 携手微软——抗击谷歌霸主地位 046
第四节 高手对决——阿尔特曼与马斯克恩仇录 055
第五节 铁杆搭档 ——总裁格雷格 布罗克曼 064
第三章 挑战与争议: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073
第一节 罢免风波,5 天重返 CEO 宝座 074
第二节 技术大神苏茨克维为使命而离开 086
第三节 “偷声风波”和内部质疑:OpenAI 陷信任危机? 095
第四节 关于 AI,你不知道的 N 面 106
第五节 AI 技术与法律道德的冲突 120
第四章 顶尖对决:人工智能的 A 面与 B 面 127
第一节 世界的模拟器——Sora 问世 128
第二节 追求真相——马斯克对决 OpenAI 136
第三节 劲敌 Anthropic——携 Claude 强势登场 147
第四节 智慧 AI——真的有意识和灵魂吗 157
第五节 未来——人类将如何定义自我 164
第五章 福兮祸兮:人工智能何去何从 173
第一节 2027 年能否实现通用人工智能 174
第二节 通过图灵测试,就是通用人工智能吗 187
第三节 “AI 教父”辛顿示警:AI 接管人类 197
第四节 AI 抢“饭碗”,后职业时代人类何去何从 207
第六章 与众不同:阿尔特曼教会我们什么 215
第一节 我希望有人曾给我这些忠告 216
第二节 生产力法则 218
第三节 取得非凡成功的 13 个想法 223
第四节 日子漫长,岁月短暂 234
第五节 阿尔特曼推荐的可能改变人生的 9 本书 238
后记 大选后硅谷“大佬”重新站队 241
附录 A 山姆 阿尔特曼大事年表 252
附录 B 全球 AI 领域代表人物 255
附录 C 国外知名 AI 公司及产品 259
试读
代序:阿尔特曼的回顾与反思
在 ChatGPT 刚刚迎来两周岁生日之际,其已经过渡到能够进行复杂推理 的新模型范式。值此时刻,我想分享一些个人的思考,回顾 OpenAI 的发展 历程, 以及我在此过程中的一些领悟。
随 着 我 们 逐 步 接 近 通 用 人 工 智 能( 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 AGI ),也迎来了一个审视公司进展的重要时刻。与初创时相比,我们的认知 已经有了显著提升,但我们仍处于起步阶段,有太多内容需要深入理解,有太 多未知领域亟待探索。
9 年前( 2015 年 12 月) ,源于对通用人工智能的坚定信念,我们创立了 OpenAI 。我们认为, 通用人工智能有潜力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技术, 希望探索如何构建通用人工智能,并使其造福人类社会;我们为有机会在历史 上留下印记而感到兴奋。我们的目标宏伟且远大,同时也深信这项工作会以非 凡的方式造福社会。
当时,关注这个领域的人寥寥无几,即使有人关注,也大多认为我们成功 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直至 2022 年,OpenAI 仍是一家默默无闻的研究实验室,在开发一个 暂定名为“与 GPT-3.5 聊天”的项目(我们擅长研究,但在命名方面显然 还很欠火候) 。我们注意到,开发者非常喜欢通过我们的 API 使用实验平台 ( Playground )功能与模型进行交互。于是,我们萌生了围绕这种体验构建一 个演示版本的想法,这样不仅可以展示未来的重要发展趋势,还能帮助我们改 进模型,使其更加安全。
最终,我们将其命名为 ChatGPT,并于 2022 年 11 月 30 日上线。
从理论上讲, 我们一直知道, AI 革命会在某个时刻达到临界点, 但具体何 时到来,我们不得而知。令我们惊讶的是, 这个临界点居然是 ChatGPT 的发布。
ChatGPT 的发布掀起了一条前所未有的增长曲线——无论是在我们公司、 AI 行业,还是更广泛的世界范围内。我们终于看到了 AI 所带来的巨大利好, 并清楚未来还会有更多精彩好戏上演。
这一路走来并不轻松,道路亦不平坦,而且正确的选择往往隐匿于迷雾 之中。
在过去两年中,我们几乎从零开始,围绕这一新技术重新构建了公司的架 构。面对这种全新的技术类别,没有人能够准确告诉我们该如何操作,也没有 现成的案例与方法可供参考。唯一的途径便是亲身实践。
在几乎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 以如此快的速度构建公司,是一 个充满混乱的过程。我们有时先前进两步又后退一步,甚至有时前进了一步后 却后退两步。在这个过程中,错误不断被纠正。然而,在从事原创工作时没有 手册或指引可循,以高速探索未知领域虽然是一种非凡的体验,但对所有参与 者来说,这也带来巨大的压力,冲突和误解比比皆是。
过去这几年,是我人生中最有意义、最有趣、最充实的时期,也是最累、 最具压力的时期。特别是最近两年,我度过了最为艰难的时光。尽管如此,我 最深刻的感受仍是感激。我知道,总有一天我会在牧场安享退休生活,看着植 物生长, 打发闲暇时光。而那时回想起能参与完全符合儿时梦想的工作,是 多么酷的一件事。每当有多件事情接连出错时,这个梦想便成为支撑我的精 神力量。
在 2023 年 11 月的某个周五, 我经历了职业生涯中最重大的变故——我 突然被解雇了——这一切就这样在一次视频会议中毫无征兆地发生了。会议结束后,董事会立即发布了一篇公告,对外宣布了这一决定。那时,我正身处拉 斯维加斯的一间酒店房间。这种经历就像一场噩梦,真实的感受几乎难以形容。
在公众面前被突然解雇后,我度过了极为疯狂的几小时, 以及随之而来更 加疯狂的几天。最奇怪的是那种“战争迷雾”般的混乱状态。究竟发生了什么, 又为什么发生, 一直未能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回顾整个事件,我认为这是董事会做出的一个善意但完全失败的治理决策, 我自己也难辞其咎。如果可以重来,我当然希望做出不同的选择,也愿意相信 自己现在是一个比之前更优秀、更深思熟虑的领导者。
这段经历让我认识到:董事会需要拥有多样化的观点,并具备应对复杂挑 战的广泛经验。良好的治理需要强大的信任和公信力。只有众人齐心协力,才 能为 OpenAI 构建一个更强大的治理体系, 否则,我们对使命的追求难以为继, 这个使命就是,确保通用人工智能可以造福全人类。
这段经历中,我的收获颇丰,有太多需要感恩的人和事:感谢每一位在 OpenAI 工作并选择投入时间和精力追逐共同梦想的同事;感谢那些在危急时 刻伸出援手的朋友;感谢支持我们并信任我们,帮助我们成功的合作伙伴和客 户;感谢生活中那些向我表示关怀的人们。
我们重新凝聚在一起,以更积极的态度回归工作。自那以来,我们的专注 和成果非常值得自豪。我们完成了一些堪称有史以来最出色的研究成果。我们 的每周活跃用户数从大约 1 亿人增长到了超过 3 亿人。最重要的是,我们持续 向世
前言/序言
译者序:星辰大海,拥抱 AI 之光
当今世界正处于人工智能( AI )快速变革的前夜, 而山姆·阿尔特曼无疑 是推动这一革命的重要人物。他不仅是 OpenAI 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之一,还是 风靡世界的 ChatGPT 的“缔造者”和“教父”,更是全球 AI 行业的领袖和灵 魂人物之一。本书的出版,旨在对阿尔特曼个人特质、行为风格做出诠释,也 是对与他有所关联的公司乃至整个 AI 行业的突飞猛进进行深入探讨。同时, 本书也为我们思考 AI 的本质和未来提供了一个契机,让我们能从一滴露珠中, 窥见整个太阳的光辉。
作为本书的译者,我们深知 AI 技术的演进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 长的理论积累与技术突破。从早期的符号主义 AI 流派到如今的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生成式 AI,每一次创新都离不开科学家、企业家和投资人的共同推动。 而阿尔特曼,正是那个站在科技与商业交汇点上的领军人物。既然人在风口浪 尖,在收获“鲜花、掌声”的同时,也难免会有“鸡蛋”爆头。
身为译者, 我们深知, 翻译山姆 阿尔特曼的个人传记, 同样是站在了风 口浪尖,既是机遇,更是挑战。
翻译的挑战与思考
翻译本书的过程不仅是一次在两种语言间的转换,更是一次深入理解 AI 行业发展脉络的机会。原著既属于科技图书,也属于人物传记。两位作者(理查德 罗伯茨和金蓓蕾)通过本书从多个角度剖析了阿尔特曼其人,也在整个 行业发展的大背景下, 揭示了 OpenAI 公司的成长历程、投资理念、技术争议, 以及面对的道义与法律的挑战,还有 AI 安全与监管方面的态度等。内容涉及面之广、专业之深、技术更新之快,使得写作和翻译都非常不易。为了准确传 递这些信息,我们多次与作者沟通,在翻译过程中反复推敲,尤其是在文化背景、 语言环境、思维方式、表达习惯等方面,力求符合中文读者的阅读习惯,又不 失原文的可信性和专业性。
当然,翻译人物传记并非只有挑战,也给我们带来颇多乐趣。阿尔特曼的 故事不仅是个人成功的传奇,更折射出 AI 产业的发展脉络。9 岁时,他收到了 父母的礼物——苹果电脑,这启迪了他对科技的兴趣。他早年从斯坦福大学辍 学后创业,投身初创公司的孵化与管理,积累了丰富的创业经验,认识了不少科技界大佬, 建立起宽广的人脉。后来,他带领 OpenAI 挑战科技巨头的垄断, 走过的脚步都显示出他的远见与魄力。特别是在 ChatGPT 发布后,他骤然成 为了全球人工智能大潮的“焦点人物”。其间几经挫折, 经历了从被解雇到回归, 以及得力搭档的纷纷离去。尽管面临技术争议和伦理风险,但阿尔特曼仍义无反顾,始终坚持他的 AI “有效加速主义”路线,在迈向通用人工智能的道路中, 从未停下来。这样的人物弧光,是我们在翻译过程中竭力传达和强化的重心。
AI 的 A 面与 B 面
本书简略回顾了阿尔特曼的成长历程和思维轨迹。比如,其年少时就彰显 出的略带偏执的技术型人格。更重要的是,阿尔特曼的领导力,与 AI 的未来 和可能性息息相关。他坚定地认为,AI 的应用前景无限光明,人工智能正在重 塑人类社会,从科技、教育、医疗、能源与环境,到金融、社交、艺术与生活 等,AI 技术的影响无远弗届。然而,他也能够正视,技术的迅猛发展也给人类 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比如 AI 伦理、隐私保护、就业变革、人类生存等问题, 无一不极具颠覆性。
本书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对传记主人公阿尔特曼的领袖气质与开拓精 神多有溢美之词,但也不回避他的人格短板和管理缺陷,比如经常出现的“撒 谎”“不诚信”“质疑”等词。对马斯克的“反水劣迹”“垄断意图”,以及微软的“渔翁得利”等敏感话题,作者也毫不回避,在书中淋漓尽致地加以呈现。 能让读者看到科技界的 A 面与 B 面,从而深入思考, 这样的书才不是片面的。
未来的美好与不确定性
我们知道,全球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后信息时代革命, 即数字化和人工智 能革命,而这正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序幕的开始。未来,人工智能( AI )与通用 人工智能( AGI )的竞争将是这场革命的主战场。当下,由阿尔特曼、马斯克、黄仁勋、扎克伯格、比尔 盖茨、贝索斯等人发起的 AI 挑战,正在席卷全球,中国也在积极参与其中。科技大佬们的正面竞争与私下攻讦,是科技世纪大决战必不可少的场景与桥段,输赢难料。每一位有企图心的企业家、科技从业者, 都将在这个蓝图上描绘出自己的底色, 为全球 AI 科技史书写浓墨重彩的篇章。
未来是美好的,科技正在改变人类的工作与生活,带来效率与便利;未来 更是不确定的,我们还不知道 AI 会走向何方。现在发生的事情,也许只是未 来星辰大海中的一朵小浪花而已。所以,在翻译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深刻体 会到,AI 的时代已经到来,其变革具有不可逆性。无论是普通读者、科技从业 者,还是行业政策和战略制定者
                      

                   


















